收藏文章 

2011-02-24

茉莉花的新形象

  茉莉花,中文本稱末利花,又叫「香魂」。這種香花早在漢朝由亞洲西南傳入中國,據說到明末清初期間,在蘇州虎丘有三兄弟用這種香花製成香茶發了達,但因財失義,兄弟失和,被高人教訓,將這種香花取名「末利」,意思是為人處事,要把私利放在末尾。如今稱為「茉莉」,是文人美化的傑作。

 

  至於「香魂」之名,據說唐代蘇州有一名妓叫真娘,出身長安的書香門第,工於琴棋書畫,因安史之亂而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淪落青樓,雖賣藝不賣身,卻被一富家子弟苦苦追求,幾乎失身,而她早有婚配,為保貞節而懸樑自盡,死後葬於虎丘。傳說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沒有香味,死後真娘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帶有香味,稱茉莉花為「香魂」。

 

  茉莉花的香味來自真娘,顯然是杜撰,但這種花確是「一卉能熏一室香」,它雖然不是豔態驚群,但玫瑰的甜郁、梅花的馨香、蘭花的幽遠、玉蘭的清雅,兼而有之。以花來象徵事物,西方始自古希臘時代,例如以玫瑰象徵愛情﹔以百合象徵忠實。至18世紀後,花的象徵更成為文學與藝術體裁,出現了各種花語,且東西方有別。例如水仙在東方象徵幸福,西方則是自我﹔牡丹在西方象徵豪放,在東方則代表富貴。然則茉莉花的花語又是甚麼?

 

  茉莉花素潔、清芬、久遠,其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樸、迷人。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也作為友誼之花。若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熱情好客的禮節。它又是菲律賓、突尼斯和印尼的國花。近日在北非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更令茉莉花有了新形象,搖身一變似是革命之花。

 

  但革命之花並不是茉莉花專利,像2003年格魯吉亞有「玫瑰革命」,2005年中亞的吉爾吉斯有「鬱金香革命」,都對玫瑰和鬱金香賦予了新意義。不過今次的茉莉花革命形象同其他花有別。

 

  其一是以茉莉花為國花的突尼斯去年底爆發反政府示威,終於今年1月推翻執政20多年的總統本阿里,所引發的衝擊前所未有,因為茉莉花燃起的反政府浪潮,席捲北非中東多國,包括埃及上月的反政府示威,迫使統治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下台﹔而波斯灣國家巴林近日亦受牽連,而示威則遭血腥鎮壓;還有統治北非利比亞42年的強人卡達菲,現也面臨國內大規模反政府抗爭﹔甚至也門、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伊朗近日也出現反政府示威。

 

  其二是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是以網絡為工具,該國年輕人通常用手機、互聯網以及Facebook、Twitter等媒體工具相互聯繫。雖然政府加以管制,但是突尼斯網民創建Tunileaks網站,在網上公布總統和總統親戚的非法行為,最終刺激了示威隊採取實際行動。

 

  茉莉花的影響無遠弗屆,連中國也有網民曾提議在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在中國境內各大城市舉行政治集會活動。可惜茉莉花適用在阿拉伯國家,未必適用在中國,因為它在中國一向被當成裝飾品,用於婚禮等場合,甚至經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中國的革命之花,揀梅花勝於揀茉莉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