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3-03

猶太人的營商智慧

  曾看過一則小故事,非常有趣,同營商有關。故事的梗概大致這樣:前蘇聯要招聘一個飛行員,有三個人來面試,分別是德國人、法國人和猶太人。德國人要求3000美元薪酬,其中1000美元給妻子和家庭,1000美元買保險,1000美元留給自己用﹔法國人則要求4000美元薪酬,其中1000美元給妻子和家庭,1000用買保險,1000美元留給自己用,1000美元留給情人。

 

  輪到猶太人了,他要求的是5000美元薪酬,其中1000給面試人作為僱用他的傭金,1000美元屬於他自己,另外3000美元用來僱用一個德國飛行員完成這項工作。這不能不令人為猶太人的智慧拍案叫絕!

 

  從報酬方面粗看,猶太人要價最高。但細想他是在權衡各方面利益的同時,以最小風險的代價換取合理利潤。給面試人的1000美元是不用自己掏腰包的公關費,給德國人的3000美元是成本,留取1000美元的合理利潤給自己,簡直是無本生利。

 

  如今一提到猶太人,一般人的印象就是「猶太人是天生會賺錢的民族」,甚至有人說,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口袋,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口袋。雖然猶太人僅佔美國總人口約2%,但美國有三分一富豪都是猶太人。無論在全球金融界、學術界甚至科學界,他們始終獨佔鰲頭,而這與猶太人教育子女的獨特方式有密切關係。

 

  但猶太人的營商智慧,重視的不是賺錢致富,而是智慧。猶太小孩自懂事開始,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問題:假如有一天房子突然起火,會帶甚麼東西逃跑?答案不是錢或鑽石,而是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寶貝叫「智慧」。猶太人教導小孩,「智慧」是任何人搶不走,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任何有價的東西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

 

  許多智慧來自書本,所以猶太人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使他們知道書中能賦予無窮智慧。當猶太小孩開始翻閱《聖經》,他母親就會滴一點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去舔,意味著書本是甜的。猶太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說法,就是書櫃要放在床頭,若是放在床尾會被認為是對書的褻瀆。

 

  猶太人對小孩的理財教育有一套獨特方法,對剛滿周歲的小孩會送股票﹔小孩三歲時會教曉辨認硬幣和紙幣;五歲時讓他們知道「錢能換物」的理財觀念,並告訴他們錢怎麼賺;七歲時,得看懂商品標籤價格;八歲時知道要打工賺錢,把錢存在銀行;十一、二歲要看透電視廣告假象以及懂得正確使用銀行術語。

 

  猶太人更有本營商聖經叫《塔木德》(Talmud),是猶太學者一千多年的智慧結晶,也是猶太人宗教、律法、處世和營商法則的偉大經典。書中提到人的能力不是天生,可見致富可以後天教出來,而其中的奧秘之一,就是緊盯著兩大財源:女人和嘴巴,認為女人是金錢的實際擁有者,金錢圍繞著女人花。男人一輩子不停賺錢,女人就不停花錢,賺男人的錢難,賺女人的錢輕易。另一財源是嘴巴,因為它是消耗的無底洞,市場潛力非常大。想起有這麼多中國人經營食肆,也屬於猶太商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