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2-08

趙無極《4-6-62》

 

 

趙無極《4-6-62》
油彩 畫布
1962年作
尺寸: 91.5 x 71.5 cm.
估價:400-600萬港元
拍賣價:962萬港元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拍賣時間:2010年11月27日


  1960 年之後,趙無極的繪畫風格進入完全抽象的發展過程。西方抽象繪畫做的是畫布上的形式營構,趙無極則從關於自然的憧憬與感受中昇華為抽象語言,這就拉開了與西方抽象繪畫的距離。趙無極60年代以後的作品反映了從對西方抽象藝術的熱衷,回歸到中國傳統這條主線,而這種回歸又不是一種簡單的回歸,不是形式上的模仿,是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審視下的回歸。

 

  《4-6-62》清晰呈現趙無極創作根源,畫面經營和北宋郭熙的《早春圖》有相似和承續關係。郭熙以扭曲的弧形筆勢、或濃或淡的墨色變化,描摹出山石立體質感,又有一種山峰蜿蜒轉折的變化動勢、空間深度。而在趙無極的作品中,也有十分相似而又轉化獨特的表現。筆力勁健、仿書法的墨黑線條,以一種震懾的氣勢,由畫面底部一直向上方層層推進,婉延攀升,令人聯想到如騰躍雲霧的飛龍形象,也如郭熙作品中山峰的高峻氣勢。把書法線條和繪畫揮灑色彩結合在一起,這是趙無極的匠心獨運。

 

  借助線條的抽象表現性,讓人聯想到筆的動態、遐思的脈動和畫家平靜與激動的心情回環往覆。趙無極對中國藝術把筆勢線條化為視覺元素有一種深刻領悟,也讓他的油畫作品充滿了書法、線條的律動,既具開闢氣勢的大起落線條、或有令人回味無窮的蜿蜒曲線,於是形式符號在他油彩筆下也帶有一種書法的莊嚴和韻律。整個畫面再以金銅、灰綠、彩藍色彩,交相重疊,揮灑出一個色彩千迴萬轉的空間。同一調子的油畫色彩卻又能化現出或濃或淡、若輕若重的視覺層次,既讓人聯想到郭熙作品中石塊突兀嶙峋之態;也仿如有山巖嵐氣,在千岩萬壑間遊轉;或若煙雲蒸騰、晦冥變化,氣勢磅礡,和郭熙作品的情調意境相類近。事實上,趙無極靈活運用了宋元美學傳統中,以筆墨形式表現氣勢、立體感、空間變化的美學原則,但他的突破是將這些美學形式重新演繹,以油彩的形式和質感表現出來,也在畫面上展現懾人的想象力和變化潛能。

 

  而且,他超脫於「形似」、「具象」、「模擬自然」的表現方式,而是表現潛藏於山水風景之中、更為抽象的一種空間、動勢、生機、氣韻。這種動勢本已潛藏在中國山水畫的肌理中,趙無極則把抽象的動勢一變成他的創作主旨,以宇宙自然、生命大氣、時間嬗變為他的創作主題,營建一個高度抽象和哲理化的空間。線條十分精微,藝術家更多運用細筆,細密而又多轉折的筆觸,線條之間彼此交錯、斷裂、拼合、躍動,形成各種錯綜、交織的節奏和視覺張力,仿如天地復興,生命甦動,破土而出,滾滾生機隱藏其中。油畫色彩特別濃稠激切,以金銅、棕黑、灰綠色彩為主調,畫面下方出現的彩藍色彩,匠心獨運,讓整個畫面更添生氣,更具動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藝術投資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