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4-10

一國兩豬

 

  一國兩制聽得多了,一國兩豬聽過沒?先聲明:此豬非彼豬,與某前特首候選人無關。


  其實,一國兩豬也是一國兩制的衍生物:內地所產供應港澳地區的生豬,必須經過閹割篩選,外形要好看,後臀要豐滿,瘦肉率要高,體重要在95公斤到105公斤之間。工人進入豬舍,必須沐浴更衣,趟過齊膝蓋高的消毒池。運輸過程中,不同豬場的生豬不能混裝,每輛車最多只能裝35頭豬。在這樣嚴格的條件下,難怪「內地供香港食品合格率為99.97%,澳門達到了100%。」因此在一國兩制的指導下,在一國兩豬的保衛下,港澳市民能享受到安全無毒的豬肉,但與此同時,內地百姓還在飽受瘦肉精折磨。

 

  在內地,食品安全早已不是甚麼新鮮話題,除了瘦肉精外,種類也是花樣繁多:從前些年的三聚氰胺牛奶、蘇丹紅鴨蛋、染色饅頭、地溝油等,到最近的塑化劑、牛肉膏、漂白豆芽等,皆有可能出現在每一家的晚餐餐桌上。雖然老百姓對經常爆出的食品安全醜聞從驚詫莫名到逐漸麻木,但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但無論怎樣老生常談,仍是未能根除。近日地溝油又爆出升級版本,黑心商販以變質的動物內臟、皮肉熬制,非常噁心!

 

  有果必有因,如果說食品安全屢出問題是果,那要找尋引出問題的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像許多複雜問題一樣,導致食品安全醜聞的原因有很多,或許還有不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責任部門的監管不力或職責缺位難逃其咎。

 

  諷刺的是,前不久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勇卻稱:「我個人看到的有關法律法規,其實中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法律是世界上最嚴的。我們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當中,對涉及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各種各樣的責任,包括你故意的和過失的,都基本上給予了我們能夠承受的上限的處罰標準。」

 

  此言一出,舉世嘩然。筆者並不是法律專家,也沒有研讀過相關法規,因此不會質疑馬秘書長所言虛實。不過就實際效果看來,即使有關法律確如所言般嚴格,但嚴格如此的法律,仍然沒起到重典治亂的效果,食品安全醜聞仍然層出不窮,那只能說明法律執行部門的執行力極其低下。換句話說,從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的事實來看,法律有多麽嚴格,執行力就有多麽低下。沒有法律,會引起混亂;有了法律,沒有執行,還只是一紙空文而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