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5-25

風險承受程度的大測試 

  自本月初歐盟和IMF聯手推出7500億歐元的終極救市方案後,環球金融市場非但不能重新振作,情況反而愈變愈差,全球股市每天不停下跌,美國和亞洲市場的跌幅較歐洲更大,各種貨幣兌美元的走勢也是一浪低於一浪,澳元更從0﹒90的水平大幅下挫至0﹒82,甚至被公認是全球唯一硬貨幣的黃金,在市場情緒極度恐慌的狀態下,出乎意外地從1249美元的歷史高點掉落至1180美元。世界上的金融資產除了美元外,一切都「溶化」掉了。投資者看著自己手裏的資產價值一天一天減少,感受難受。

 

  過去幾天內,我在私人銀行部門的同事不斷追問究竟市場發生了甚麼問題,為甚麼不管好消息或壞消息,市場的方向只有一個,就是跌。

 

  我認為市場下跌的元兇是歐盟各國在處理這次希臘債務危機的手法。去年12月底希臘的債務問題顯現出來後,歐元匯價逐步走軟,但沒有恐慌性拋售,歐洲各國的股市和美國股市甚至創出18個月的新高,市場的危機感不高,大家都在等待歐盟的拯救方案。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歐盟各國之間似乎漫不經意地討論不同的方案,德國的態度尤為重要,因為它是歐盟的經濟龍頭,財政實力最強。沒有德國的承擔,任何方案皆不能落實,偏偏德國人民最反對拯救希臘這個不長進的窮親戚,德國要求希臘遵守一些嚴格的緊縮政策,不能光拿了錢便又故態復萌,讓IMF參與這個拯救方案是必需的,因為IMF的貸款條件出名嚴苛。

 

  拖了多個月後,市場覺得歐盟各國之間的矛盾日深,為了政治和經濟上的考慮才同意這個方案,德國和其他成員國救的不是希臘,而是要確保歐洲各國的銀行不至於因為持有大量歐洲國家政府的債券而嚴重虧損,演變成另一波金融海嘯。其實,歐洲央行入市購買政府債券和歐盟提供貸款給希臘等的措施,其辦法跟美國對付金融海嘯是一樣的,奈何歐盟的公信力不夠,各成員國之間缺乏協調又往往前言不對後語,歐元被投資者拋售。

 

  上周德國單方面宣布禁止無貨沽空政府債券和政府違約風險掉期,以及不准無貨沽空十隻金融類股票,因為時機不對,引發了市場恐慌性拋售其他可以沽空的資產如歐元、黃金、澳元和其他股票等,澳元更因觸發了大量止蝕盤而大跌至0﹒82的水平。投資者的風險胃納不斷受到挑戰,大家皆以保本和減少損失為首要考慮。

 

免責聲明:
以上文章純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本文件所載之意見並不作為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向任何人士推介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游說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恒生對本文之任何資料或意見之準確性並無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之申述或保證。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表現的指引,投資前應細閱有關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及風險披露聲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