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9-01

與市場玩貓捉老鼠

  上周中國內地公布了一系列進一步收緊貨幣的措施,以遏抑通脹和打擊樓價。銀行從一些商業貸款或信託所收取的保證金及透過信託理財產品所得的存款也要納入存款保證金的範圍,令銀行可動用的資金受到多一重的限制。貨幣政策放寬無望,股市和樓市下跌是必然的。

 

  有趣的是,內地一些大型地產開發商形容這是政府跟市場玩的一場貓捉老鼠遊戲,更預言老鼠是不會被抓到的。自金融海嘯以來,不單止中國政府,差不多全球的政府都加大了跟市場的博弈,先有中央銀行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財政部的刺激經濟措施,更有監管機構跟金融大戶的角力。事情發展至現階段,整個環球金融市場都在看政府出甚麼招式,市場才會作出反應。近期金融市場的大幅震盪皆源於政策日趨不確定與日俱增所致。

 

  筆者從事銀行交易工作超過20年,我的經驗是不管政府措施是對或是錯,短期內跟政府打對台的贏面是非常之低的,所謂「貧不與富鬥,富不與官爭」。老鼠縱使靈活和聰明,但貓的數量可能愈來愈多,甚至變成了一隻兇猛的老虎,老鼠的結局可能是悲慘的。

 

  老鼠自保的方法是隱藏起來,不要大模施樣的跑來跑去。投資者在動盪的市況下,也應該保存實力,減少風險。美國聯儲局在Jackson Hole的年會結束了,主席伯南克並沒有即時推出QE3,一切留待9月聯儲局議息時再作決定。這邊廂美國聯儲局玩弄的也是貓捉老鼠的技倆,只是這隻貓有點技窮,老鼠正在觀察牠的舉動才作出反應。現時在金融市場內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政策風險,參與者對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也弄不清楚,到底是貓還是老鼠,要待遊戲結終時才知曉。

 

  美國、歐洲、中國和日本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偏向弱的一方,大家看淡經濟前景的同時,卻又寄望政府推出刺激方案或解救危機的措施,如果政府推出的方案不合市場的脾胃或反應過慢,資產價格便大幅波動。自年初至今,環球市場的走勢基本如此,是一個死胡同,事情就是這樣拖拖拉拉的走過來。

 

  更嚴重的問題是在經濟層面的背後,有著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結構的死結,就是貧富懸殊的兩極化,矛盾日深。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或因為歐美削赤而令生活的壓力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及暴亂會讓各國政府疲於奔命,投資的風險便會遠遠超過回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