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5-28

社交場合的致勝心術

  每次聽朋友分享出席社交場合時,總感到擔憂和不安。原因不離以下各項:

 

  1. 不認識當中的人,怕主動開始對話時不知說甚麼;

 

  2. 怕被人拒絕而無癮;

 

  3. 怕自己說錯話或不懂禮儀;

 

  4. 怕自己的衣著表現不恰當。

 

  大部分的不安,都是來自憂慮。憂慮,是來自缺乏經驗和未知的元素。因為未知和陌生,所以會猜,煩惱或問題會在腦海中盤旋打轉。人的思潮總會向負面的地方想,想到令自己不安,當中不知有多少是自己的心魔作祟。簡單說,就是自己自設不安映像來嚇自己。

 

社交活動的人物,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各有故事,打開心扇,聽聽人家的故事,也是有趣樂事。

 

  所以,有些人往往做慣性的工作、去慣性的餐廳食飯、走慣性的路線,見慣見的人,以慣性的行為模式處事。因為慣性,就會熟習;因為熟習,映像就不會陌生。思緒不會再亂跑,或不會偏向負面的猜度,至少機會少一些。但是,熟習只在慣性氛圍,不等於對陌生人與事可駕輕就熟的處理,那只不過是避開了這些場景而令自己舒服好過一點。

 

  想出席社交活動自然舒暢,如是因憂慮而引起害怕出席的心態,那麼會鼓勵大家先面對憂慮背後的原因。即是大家有以上提出過的四點,也可因循逐一面對及處理。記得自己過去在不同的社交場合活動,常愛觀察名人及其他嘉賓們的對應方式及反應。從中有些留下頗深印象。綜合個人經驗體會及從有身份、有名氣;或企業管理層的表現,選了3項要點在此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可作參考:

 

  1. 感恩珍惜:不妨想想,難得有人搭橋鋪路,造就了整個社交活動項目的籌劃到成事,自己甚麼都不用做不用煩,只是把自己帶過來就可以接觸或接收不同的資源。人家背後做了那麼多的功夫,不是應該好好感恩及珍惜嗎?

 

  2. 未來好朋友:不妨視每一次的社交活動為一個平台,讓你認識「未來好朋友」。好朋友不就是要從不相識的「第一次」中開始的嗎?當中可能認識了5個、10個,或更多更少新相識,如有1個成為了好朋友,已很值得開心,如沒有也沒有大不了。當是廣結善緣。

 

 任何好朋友,都是從陌生人開始。正面去想,社交場合中,大有這類機會隱藏著,看你自己如何處理。

 

  3. 好的開場白:首先,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紓尊降貴」。不管自己在某行業多麼有名氣或無名,如果都可以謙虛謙卑的態度,放下身段,別人會對你留下良好印象,更可能是一個啟發,像是種了顆種籽一樣。記得多年前,在某一個時裝表演會中,場地是酒店high tea形式,嘉賓都被安排坐round tables。當時有份參與活動的前亞姐羅霖,甫走近就坐之前,先向已在坐的嘉賓自我介紹名字及打招呼,她本是有名氣和身份,卻表現謙卑有禮,笑容親切,一點都沒有「人人都識我」的姿態。當年作為記者的我,就是被羅霖小姐這幕「身教」表現而有所啟發,印象至今未忘,也成為了一面很好的素材借鏡。

 

  又有一次在上海公幹,出席一個品牌活動。當時我與一群商務朋友圍成小圈的在喝點甚麼,言談間,有一位男士走過來,遞上名片,是一家廣告媒體公司的高級管理層,他非常自然有禮的跟我們所有人來個眼神接觸,開始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應該認識的,很久沒碰面吧......」之後,他就很爽快地問候大家,更寒喧了幾句。雖然事後大家都疑惑是否真的認識他,但那刻大家都不會有甚麼拒絕之意。大家也因他的問候,瞬間就帶動對話,言談甚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