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8-04

兩組指標 背後反映分化的本質

  內地在本周初發放了兩組前瞻性數據,一組是官方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一組是非官方的。非常有趣,官方數據反映了中小型製造業處境不妙,可是非官方數據却顯示中小型企業處境大幅改善。以往,非官方數據一般是較爲保守的,而官方數據反而是較爲樂觀的。筆者認爲差別主要涉及行業的差別及重點不一樣,也反映出內地經濟表現極其分化。

 

  無可否認,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形勢下,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的國際貿易造成壓力。中國勞動力優勢不斷削弱,生産成本提高,對中國外向型經濟形成不利影響。

 

  筆者保守一些,將焦點放在官方數據上,參考2016年8月1日公布的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7月份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9.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低於盛衰分界線。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爲51.2%,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持續高於臨界點。不過,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爲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均低於臨界點,可見中小型企業的處境更爲惡劣。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於臨界點。7月份的形勢會否在第三季度延續,需要觀察不同因素,始終數據回落主要涉及若干季節性突發因素。

 

  在非製造業領域,形勢則較爲理想。7月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3.9%,比6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爲今年以來的高點,表明內地非製造業穩中向好,增長速度繼續加快。

 

  細看當中形勢,服務業發展持續向好主要受金融業和旅游消費等行業帶動,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互聯網軟件、銀行、證券、租賃及商務服務、旅遊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高於臨界點,企業業務總量增長較快。不過,建築業擴張步伐有所放緩,估計乃因高溫炎熱、颱風暴雨等不利天氣影響,建築業企業生産活動有所放緩。

 

  7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發放,對市場影響不可忽視。受一系列因素所影響,筆者預計7月份通脹同比升幅有可能下降至1.7%左右,比上月進一步放緩,而PPI跌幅則有望收窄,投資增長速度有可能繼續放緩,不過,隨著下半年中央政府加强政策力度,投資增長在未來將有可能企穩。

 

  貨幣政策方面,筆者估計中央政府相當審慎,政策將保持平穩,保持貨幣增長速度。在環球市場上,英國脫歐帶來的海外貨幣寬鬆環境將延續,某程度上內地資本外流的壓力將减輕。在這前提下,中國人民銀行在未來降準的機會有可能加大,未來1至3月內將會是降準的窗口。不過,筆者認爲减息尚未存在空間,這亦顯示內地貨幣政策還沒有轉向寬鬆。在內地經濟分化的形式下,政策趨勢將更爲謹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