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6-24

職場形象可以有個人風格嗎?

  Linda來信問:新請的員工,初開始返工時,衣著形象還算「中規中矩」,做久了,似乎就不知甚麼是返工應有的職場形象,漸漸出現他們的「個人風格」了,例如有些女同事的衣鈕在胸前都沒有扣好,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怎麼辦?

 

Linda作為女主管,由她向女同事指出「衣鈕在胸前上要扣好」的話,或多或少被以為「睇唔順眼」、「個人針對」。

 

  不少主管都曾經向我提出過相類似的問題,嚴重的更近乎「失控」。員工返工,出現「個人風格」的情況不少。曾經有會計師朋友說有些男同事的裝扮是時下很流行的「韓風」,雖然都是穿西裝,但卻窄窄修長的西裝,前額頭髮「遮」到蓋眉,一身裝束似是舞台演藝人,多過令人產生專業信心的行政人員;又有醫護朋友訴苦說,有女護理同事,返工竟然是十隻指甲都塗不同色的甲油。理由是「之前周末的事,來不及洗」!

 

女醫護或其他女士,要塗甲油的話,塗怎麼樣的甲油效果,就是拿捏職場可接受的規範,與個人風格之間的認知問題。

 

  員工返工裝扮的「個人風格」,是對職場認知程度及自我中心的反映。即使管理層認為「不對路」而想「改正」,也得要因循他們的背景及步法,有些話,不是說了就等於對方可以「做到」,欲速則不達。

 

  員工初返工的時候,會按公司規範,會看定形勢,會小心翼翼「就住」。工作過了一段日子,熟習了環境和人事,如果公司(主管)沒有刻意表達對這狀況的要求及「擇善固執」,同事們就會有「鬆懈」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隨自己「喜好」而行事,偏離職場形象應有的「軌道」。有些隨自己喜好得來還有點「自我約束」,有些就可能超愈職場應有的「低線」。所以,當員工裝扮形象「出軌」,主管又「不好意思」說,或說不了太多;員工「以為」或會認為那是可接受。

 

  歸根究底,這個情況的「果」,大概有三個元素的「因」。按以下這三個方位,可以調整處理:

 

  (一)公司將要求清晰指引表達;也要道明要求之利弊;

 

  (二)加強員工對職場形象衣裝的認知及對個人發展的利弊;

 

  (三)職場衣裝的執行程序及持續。

 

  員工返工的選衣理念,大都會按「舒服」為大前提。當然也有考慮「需要」或「恰當」的因素。問題是他們的考慮之背後,總有或多或少的個人喜好,無論是甚麼類的風格,都是他們的「個人風格」,都有機會未必切合企業及職場需要。要將之「撥亂歸正」,還得要從員工們的背景立場來瞭解及分析,有些風格狀況,是見仁見智的觀點角度,但出發點是「成就」員工的發展也很重要,從中按部就班引導,也要確認一個重要訊息:職場形象中,有哪些工作崗位是可以有「個人風格」,有哪些不宜?即使是可以,當中也要「恰當」及「取之有度」。

 

  如果只從公司立場來下「命令」,儘管員工聽您一次半次,也可能第三四次就會「打回原形」。要從中「修正」,也得要從企業管理層的遠見著手,再來決心執行;還得有執行之方法及程序,在處理上走回「正軌」系統,減低「失控」,效益必然指日可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