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1-05

朋友們,別讓我們在節日喝醉!

  聖誕新年假期,不少人開派對或在街頭狂歡,有人喝醉了,難免露出醜態。有人更不幸,遇刧遇性侵。

 

  看完新聞,有人怪責年輕人不知自己的酒量,醉了也不知,更讓罪犯乘虛而入,差不多是在怪責他們自招麻煩。

 

  看見這些在苦主傷口上撒鹽的言論,真的惱人!真箇不想再花氣力去和他們討論怪責苦主而不強力譴責犯罪者是多麼殘酷的一回事!

 

  有一套宣傳策略是鼓勵年輕人要滴酒不沾,完全潔淨版,那麼就沒有醉酒的風險,是嗎?

 

  我不完全贊同,因為我第一次「醉酒」,是在十歲前和家人一起吃飯,因吃了太多好味的醉雞而有點醉醺醺。

 

  事實上,如果你擔心你的青年子女會有可能飲酒的話,倒不如教他們三兩招自我保護的招數。

 

  爸爸在我年少時的教誨當中,最深印象的一句就是:與人家吃飯飲茶飲酒的第一誡,就是離開座位後回來時,就不要再飲剩下來的飲料,不懷好意的人可以下迷藥,頑皮的人可能在你的飲品裏加料令飲品變得怪怪難飲,安全至上。

 

  長輩們另外一招就是:只宜與信任得過的朋友去飮酒,要互相照應。最理想的是大家注意對方的酒量,有人開始有點醉的時候,就要他們多飲水,要他們慢下來。作為好友便應暫停飲酒,保持清醒,準備攙扶押送他們離場回家。

 

  好朋友還要記住一個不用宣之於口的承諾,當他們醉醺醺和陌生人或新相識打情罵俏,大有跟對方離場有下文之時,就更不能把他們丟下,因為他們在這種狀態之下,是危機重重而非有運到。我寧可剝削他們的一個機會,也不想冒險讓他們遇上不幸,也不想他們宿醉後無限懊悔。

 

  第三誡是要掌握自己的酒量。鬥酒急酒都是危險行為,卻是年青好勝的陷阱。長輩常說,幾杯下肚的人會說:「不能喇,再喝會醉喇!」但醉了的人會說:「我沒有醉,我還要喝!」如果能夠適可而止,便能臨崖勒馬,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若你能滴酒不沾,那當然是可喜可賀。若你選擇飲酒作樂,那便要好好學習照顧自己和友人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健康小tips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