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20-07-13 10:20:57

從項目贊助人看效益-關志康

 

 

  社會效益量度是一種釐清公益項目成效,進而改善撥款及資源投放的工具。

 

  從事社福的人,具有專業背景,對項目受惠者所面對的問題有深入了解,因此將精力和時間投放在受惠者的得益身上,亦是合情合理。但其實他們更應該期望受惠者無論在心靈、知識、技能或態度,以至行為上都有正面改變,這就是豐盛提倡的三層效益的量度。

 

  但若從項目贊助人的角度而言,他們亦有其問責權和考量,所以豐盛提出可以用四種方法去衡量項目的成本效益:

 

  社會投資回報──最理想當然是比較項目的社會投資回報,例如每一元的資助,可以變成三至四元的社會效益回報。但關鍵是要有一套公開並公認的方法,去把社會效益化成金額(當中的困難較為技術性,日後再撰文討論),但如果不能計算社會投資回報,豐盛提出以第二種方法比較。

 

  蘋果對蘋果──即項目每名受惠者所需要的資助,以單位成本(Unit Cost)為起點,找出相關基準 (Benchmark),只要有同類社福項目的單位成本作比較,其效益已可略知一二。例如同樣是推行正向教育的計劃,一個要投入一千元資源予一名學生,另一個只需要用八百元,只要細看預算中的細項,即可發現是否合理。筆者明白每項目的重點都有所不同,如地區、對象年齡、舉行形式等,但這種比較讓贊助人有機會深入了解有關項目,找出並保留當中高效益的部分,低效益的則改良,長遠能令其贊助更有效益。

 

  青蘋果對紅蘋果──找出相似的項目 (Comparable) 去比較,相近即是類似,例如一個培訓年青人的領導才能的項目,可以參考年成年人參與同樣的課程的相關費用,雖然對象不同,但也有很高參考價值。

 

  蘋果對橙──使用相近概念的東西 (Reference) 去比較 ,同樣以培訓中學生的領導才能的項目作例子,但這次是參考成人參加管理課程的單位成本,假設成人的學習管理的成本是三千元,而中學生領導才能培訓要六千元,雖然兩者的對象和內容都不同,但仍能給贊助人一個空間去思考:雙倍的成本是否合理?就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去比較一部平板電腦相對去一趟4日3夜的旅行哪個更化算。

 

  世上沒有兩樣完全相同的東西,在以人為本的項目更是如此,但這並不一定妨礙項目比較,只要有適量創意,亦可找出近似之物相比。以上是提供一種有層級 (hierarchy) 的框架或指引,給從事社會效益量度 (Social Impact Measurement) 的朋友作參考,學海無涯,希望更多人嘗試使用並回饋意見,讓筆者知道這方法是否「落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