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2-18

偏激非黑即白思維 踏成魔之路

  甲說:「我得不到你的愛,那我還有甚麼生存的價值?」

 

  乙說:「你不贊同我,你便是我的敵人!」

 

  以上的說話,是認知行為心理學說中的典型的非黑即白思維,把世事簡化為只有兩個可能性:得到你的愛,我的人生便有意義,得不到的話,就沒有人生的意義價值。贊同我便是自己人,不贊同的就是敵人。

 

  這種思維,非常簡單清楚,目標明確。持有這種信念,自然會努力爭取,向得到對方的心來發奮圖強。如果成功達標,他們應該會感到自豪滿足。所以,他們不會覺得這種思維有甚麼不妥當,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但是,當他們不能達到目標的話,他們很容易出現抑鬱、消沉、憤怒、怨恨、失望、多疑等,亦令他們在遇到挫折時,走向極端行為。所以,持有這些思考模式的人,會較常在失戀時便會想到自殺或他殺,或對異己採取消滅行動,對他人的忠誠耿耿於懷。

 

  雖然旁觀者都不斷勸說:「不要為一棵樹損失了一個森林啊!」或「黑色和白色之間還有不同程度的灰色嘛!」但是,當局者總是不會跳出他們那一套,仍然是固執地堅持這種思維。何解呢?

 

  其中一個主因是他們要把複雜多變的世事簡化和系統化至可以掌控的單元。如果可以把人和事都可以歸納為好壞、成敗、愛恨、兵賊、朋友和敵人等,那麼世界就簡單易明,而不再混亂多變。這思想策略可以滿足他們的操控感,減低他們的無助感。

 

  很多案例顯示,這種兩極化思維可以因生活模式而強化,令他們的思想更偏激執著,從中可見某些極端例子人物的成魔之路。

 

  例如戰爭中的軍隊,每天都是在敵我矛盾中生活,以軍服來分辨敵我,每天聽著敵方惡行和我方的挑戰,自然就加強黑白分明的想法,亦更容易在戰場上殺個你死我活,彷彿失去人性和慈悲心。同樣地,宗教極端分子亦在全神貫注在自己這套非黑即白、天堂地獄、信徒與異端的信仰信念,而排除抗拒其他觀點角度的思維中,形成了排除異己的清洗行動。

 

  由此可見,非黑即白的思維雖然有它的正面價值,但是它只不過是把世事簡化,把思維變得極端和執著,具有破壞力。所以,不能忘記黑與白之間有不同程度的灰色,甚至黑與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黑色和白色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心理情緒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