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4-04-03 15:00:25

「創投」用作「慈善」?(魏華星)

  •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 成立於 2007 年, 透過對城市的重新構想,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改變,創立和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商業項目,解決香港逼切的社會和環境問題。10 年以來,SVhk 培育、投資和支持了超過 40 個社會創新項目,包括鑽的 (無障礙的士服務)、要有光 (社會地產)、Green Monday (全球綠色運動)、RunOurCity (全城街馬)等。

    www.sv-hk.org

  「創投」與「慈善」過去一直只存在世界的兩個極端:投資者將金錢回報最大化;慈善家努力尋找無私奉獻的出路。但近十多年,全球愈來愈多人挑戰這條「清晰」的界線。

 

  流行的名詞不止一個:「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ing)、「慈善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或「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ing)等,未來可能還有更多名稱,但簡單而言,概念就是要借投資或商業的手法,來實踐慈善的目標。可能嗎?

 

  成功與否現在還不好說,可是最少這些新概念帶給我們一些對現今社會的反思。與傳統投資不同,社會投資不只求金錢利益回報最大化,它期望滿足「雙底線」 (Double Bottom Line):社會(Social)及財務(Financial)或「三底線」 (Triple Bottom Line):人 (People) 、地球 (Planet) 和盈利 (Profit)。財務或盈利的考慮,亦主要著重投資項目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不需要長期依賴資金援助。

 

  「鑽的」是一個香港的例子,它為輪椅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無障礙的士接載服務,與慈善服務不同,這是一個商業投資的社會企業,推出兩年後能夠自負盈虧,那麽它就不需要靠每年爭取捐款才能營運下去。

 

  社企「要有光」的「光房」計劃更革新一種「分期慈善投資」的方法 ---投資者可向「要有光」提供私人物業作「光房」,然後「要有光」會與經社工轉介的貧困家庭協商一個合理而可負擔的租金。投資者雖然因此而犠牲了一部份財務回報,但卻可以發揮到房產的社會效益,為基層提供一個安全、有尊嚴的居所,為投資加添社會價值和意義。

 

  當慈善家在找尋更有效率的社會善功、更多投資者覺得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不應該賺盡時,「慈善創投」提供了一個擁有混合價值(shared value)的選擇、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

 

  究竟到那一天,投資者除了問ROI(Return On Investment)之外,都會關注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是多少?

 

魏華星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