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4-07-29 00:00:00

社會創新:露宿者也可能是你的顧客(吳嘉琪)

  •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 成立於 2007 年, 透過對城市的重新構想,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改變,創立和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商業項目,解決香港逼切的社會和環境問題。10 年以來,SVhk 培育、投資和支持了超過 40 個社會創新項目,包括鑽的 (無障礙的士服務)、要有光 (社會地產)、Green Monday (全球綠色運動)、RunOurCity (全城街馬)等。

    www.sv-hk.org

  談「社會創新」,常常提到要 think out of the box。究竟怎樣才能算做到跳出框框呢?社會對露宿者提供的支援一般從施予者的角度出發,最近幾宗新聞不約而同將露宿者看成「顧客」來改革支援服務,應能夠給我們一點創新的啓示。

 

Google「送上門」淋浴服務



Source: Lava Mae 網站 (http://www.lavamae.org/)

 

  Google 不但在科技發展上重視創新,連做善事也講求創意。Google 每年都會舉辦 Impact Challenge,邀請三藩市灣區的非牟利機構提出改善社區的方案。勝出的25個方案能各獲得至少10萬元美金(78萬元港幣),把方案實現。


  三藩市有超過6,000名露宿者,但整個城市只有8個可使用的淋浴設施。非牟利機構 Lava Mae 提議將巴士改裝成流動淋浴車,駛到露宿者聚集熱點,免費為區內的露宿者提供安全、衛生的淋浴空間。車內不但有熱水、肥皂、毛巾等供應,更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洗澡。流動車不但改善社區衛生,為露宿者解決日常的基本需要,更以「用家」角度出發,將服務「送上門」,並在細節上考慮到露宿者的尊嚴和感受。

 

彩色積木「廉租屋」



Source: YMCA LSW 網站 (
http://www.ymcalsw.org/ycube)

 

  英國倫敦樓價攀升,露宿者問題一樣嚴重,每年約有6,500人曾經在街頭露宿,自2010年升幅多達77%。過去四年,無家可歸的青少年人數更增加了一倍。有見及此,倫敦西南部的YMCA夥拍建築公司Roger Stirk Harbour + Partners,設計了名為 Y:Cube的積木屋,為單身的露宿者或有需要的年輕人士提供 3 - 5年的「廉租屋」。前者籌集私人資金興建房屋,以租金的30%用作日常營運,其餘70%覆蓋建築成本,預計於10年內能夠「回本」。後者為國際星級建築公司,代表作包括全球最貴住宅海德公園一號 Hyde Park One。


  建築師為YMCA設計了耐用、輕便及經濟的280尺積木屋,每一間的建築及安裝成本只需3萬英鎊(約40萬元港幣),最高可以搭建6層。既然將露宿者當成顧客,那市場調查當然不可缺少。Y:Cube設計上 不但滿足了客戶的首要要求(一個獨立前門),更加入自然採光,隔音和高度節能等元素,讓住客過冬時不需要為暖氣費擔憂。第一期Y:Cube最快今年年底落成,YMCA希望未來能夠利用更多的空置工業用地,為露宿者建築更多的積木屋。

 

大衣變睡袋的創業點子


Source: The Empowerment Plan (http://www.empowermentplan.org/)

 

  以上例子都是由大公司、大慈善機構等策劃,普通市民又可以怎樣參與呢?21歲的美國底特律設計系學生Veronika Scott 每天都在街上碰到露宿者,有一天靈機一觸,設計了一件能夠改裝成睡袋的大衣。憑著「大衣變睡袋」的設計,她贏得了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頒發的2011年國際設計優秀獎。


  Veronika 其後創辦了The Empowerment Plan,以非牟利機構的形式聘請10名前露宿者作員工,繼續生產大衣。預計到本年年底,將生產超過600件大衣,免費贈予區內露宿者。她不斷地尋求「用家」意見,並反覆改良設計,現在的版本不但防水、防風,更可以摺成掛肩的手袋。設計更被邀請參展時裝周,並大獲好評。她現在更考慮設立牟利機構,將設計放到時裝上,聘請更多露宿者,並增加收入來源。

 

吳嘉琪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經理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