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015

致香港時裝界:請別自毀長城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上星期某早上收到設計師朋友的一則短訊,是有關本地年輕設計師楊展的三件作品,出現在鄧達智於廈門時裝周舉行的時裝表演上。事件在業界引起極大迴響,其他媒體亦有報導,而事件主角鄧達智亦作出回應,辯稱那件作品只純粹用來當配飾,是其styling的一部分,他形容這情況在行內是很普遍,是楊展overlook了,但亦承認自己在今次事件是有點魯莽。先撇開鄧的解釋是否有理,我想來簡單講解一下做時裝秀styling這部分,因為行外人不知就裡,會容易接收錯誤訊息。

設計師跟設計師可以作collaboration,但都是不同設計範疇,例如Alexander McQueen找Philip Treacy設計帽子。

作為一個已為人熟悉的時裝設計師名字,在時裝周發表系列時根本不可能出現另一位時裝設計師的作品,credit與否,這都是大忌,是醜聞。

  在外國,很多設計師品牌在籌備時裝秀前,都會構思styling這一環節,有很多設計師會自行設計配飾如帽子,頸飾和鞋子,然後找廠訂造,外購的情況近乎零。有些設計師和品牌,則會選擇和其他配飾設計師作collaboration,例如Alexander McQueen會找Philip Treacy設計帽子、John Galliano找Stephen Jones設計帽子、Erdem找Nicolas Kirkwood設計鞋子、Manolo Blahnik替John Galliano設計鞋子、Givenchy找Erickson Beamon設計首飾,例子多不勝數。他們合作,是彼此欣賞在各自範疇裏的才華,亦因為在配飾設計範疇裏,時裝設計師的technique有限,得要借助配飾設計師的專長。而最重要是,他們的collaboration是公開的,不會隱藏,更不會找同範疇的設計師做collaboration,更遑論外購他們品牌產品做styling,因為這是大忌,亦不符合邏輯。假如Stella McCartney買了Victoria Beckham的設計,放在自己時裝秀上,就算公開credit表揚,都必定成為一宗醜聞,這等同公告天下自己無能。而現在,楊展是做時裝設計,鄧達智都是時裝設計師,將楊的設計放在自己時裝秀,那已經有抵觸。再者,鄧達智所用的那三件所謂「配飾」,都是楊展用布料製造,在technique上,既然不涉及鞋子或首飾製造技術,怎可能難倒幹了30年時裝設計的人?

其實不論在外國的時裝學府,或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生對其畢業時裝秀都非常重視,他們首選都是找廠商訂造配飾,其次是自行買材料製作,外購情況很少,就算有,也會自行再DIY。 

  另一值得探討,是從事做設計的人大多追求完美,尤其是以個人品牌名義作公開表演的時裝秀,設計師都會特別緊張每一環節,他們都希望模特兒身上由頭到腳的設計都是自己手筆,所以盡可能,都會找廠商贊助訂製鞋子、帽子、皮手套或手袋等配飾,有些則會真金百銀找廠商訂製。因為在外購買,始終不可能找到百分百合心意的配飾,亦未必有足夠數量和款式統一去做整場時裝秀的styling。而師承Silvio Chan的楊展透露,他用來做秀的鞋子都會找廠商訂製,可見其認真和追求完整創作的態度。我亦親眼所見,近年很多參與ITC畢業展的學生,以及參加YDC的年輕設計師,都會找廠商訂造自己想要的配飾設計,或者自行買材料製作,我感受到是「passion」,和設計師應有的「creativity」。但現在,作為前輩的,擔當一個推動香港時裝設計的designer label,在一個時裝周上,竟出現如斯行為,然後找個藉口,說一聲魯莽作結案陳詞,違背專業,將「passion」和「creativity」拋諸腦後,實在教人唏噓。今日楊展不去計較,相信日後香港時裝史冊,也會去計較這一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