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祛濕宜走罐】拔罐印色反映身體狀況

【祛濕宜走罐】拔罐印色反映身體狀況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在夏天特別是夏至後,很多地區都進入了雨季,這段時期天氣變化無常,雨水連綿不斷,不少人會感覺家裏的房間潮濕,衣服曬不乾。如果身體素質欠佳,濕熱邪氣便會乘虛而入,要是再加上脾胃虛弱,就更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濕濁之氣,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裏,因此許多人都感到身體沉重,頭昏腦脹,精神恍惚和容易疲勞等。

 

  Ava問:「譚博士你好,最近本港天氣實在太不穩定,幾乎天天下雨,不僅害我心情鬱悶,而且身體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經常感覺身體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上班到下午一直困倦、整天沒精打采、胃口也不太好,總覺得嘴裏淡淡的,家裏的長輩說我是因為濕氣太重導致,其實到底甚麼是濕氣?」

 

  經詳細診斷後,我答:「中醫理論認為濕氣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即為自然界雨天或霧天,濕氣太重,侵襲人體,由於濕為陰邪易襲陽位,其性質重濁,所以感受濕邪時會有頭痛、身體困重等感覺,又因濕氣重濁粘膩往往易產生肢體困重麻木的感覺,另外脾臟能運化水濕,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功能健運,運化水濕能力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則內濕產生,症狀包括肌肉酸痛、倦怠乏力、胃口差、食不知味、便溏、完穀不化(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口中粘膩味淡等。」

 

  Ava問:「那廣東人常說的濕熱又是怎麼回事?」

 

  我答:「其實濕熱很容易理解,在身體濕氣重的情況下,加上過食辛辣油炸食物或嗜酒等,產生內熱,而身體裏的熱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仿佛大熱天用被子蓋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產生內在濕熱,就是中醫所指的『鬱而化熱』,從而形成體內濕熱。」

 

  Ava續問:「原來是這樣,聽說中醫有個走罐療法清熱、祛濕和排毒功能十分有效,請問是怎樣的?」

 

 

  我答:「走罐,亦稱推罐,走罐術是中醫傳統拔罐療法中的一種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單純)拔罐『吸力』為動態『滑動摩擦吸力』。其操作是以各種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罐內負壓,使其吸附於人體特定部位,達到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散寒除濕、清熱解毒、行氣活血和通絡止痛等作用為原則。

 

  常用罐器有:玻璃拔罐器、竹筒拔罐器、真空磁療拔罐器和電動拔罐機。」

 

 

  Ava問:「我見到那些做完拔罐的人,身上都會有一個個罐印,但顏色似乎又有不一樣,請問有甚麼含義嗎?有哪些人不適宜做走罐療法?」

 

  我答:「印色反映

 

1) 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 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和痛症。

3) 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4) 罐印鮮紅而豔: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陰虛火旺或內熱症。

5) 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血粘稠度高、且有熱邪。

6) 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 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症。

8) 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 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禁忌人群

 

  白血病、皮膚過敏潰爛部位、大血管心搏動處、五官前後二陰部位、孕婦、神經錯亂者、3歲以下兒童。」

 

  Ava說:「這樣看來,我真的要抽時間做一做走罐才行了。」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