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減少傷患】運動員管理身體妙方:比賽前檢查身體、運動後冰敷加拉筋!

【減少傷患】運動員管理身體妙方:比賽前檢查身體、運動後冰敷加拉筋!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上期提及兩位心臟科專家對筆者心肌肥厚及心律不正意見各異,最後由有研究運動醫學知識的醫生告知,因運動員長期運動,心臟肌肉較為發達,容易被誤診為心肌肥厚。至於心律不正,則是因為耐力運動員一般心跳率低,不可能完全正確地在一分鐘內平均跳動所致。所以,運動員若有傷患,應選擇有運動經驗的醫護人員醫治,才會事半功倍。

 

  2017年初,筆者再次在重要比賽前檢查心臟及身體狀況,是為了準備在七個月內連續跑六場馬拉松比賽,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大滿貫。所以特地找了一位於2013年在日本奈良跑馬拉松時認識的心臟科醫生,安排為筆者進行心臟檢查。除了檢查心臟是否能夠承受連續六場馬拉松比賽外,也希望檢查心臟血管有沒有栓塞,因為筆者比較喜歡吃雞尾包、菠蘿包及墨西哥包的習慣。

 

  心臟檢查主要是做心臟超聲波,包括靜止及跑步超聲波,檢查後結果是心臟機能相當好,血管也沒有栓塞跡象。但醫生也提醒筆者,無論如何,這樣高強度的連續比賽,不可以追求成績,應當適可以止。

 

  筆者於80年代開始參與長跑,每當受傷也是尋找跌打醫生醫治,通常都是敷跌打藥及休息幾天,因當年物理治療並不普遍。直至2008年,有一位剛剛被筆者選中為明日之星、刻意加強訓練了三個月的女跑手,她在香港馬拉松比賽前兩周,有一晚於訓練時,突然大腿外側劇痛,跌倒在地上,當時很擔心這傷患會影響她兩星期後的比賽。當晚筆者立即約了一位相熟的物理治療師,翌日為她治療,女跑手完成物理治療後來電通知筆者,她興奮地說:「我好返啦,這位物理治療師真是神醫啊!」兩星期後,女跑手跑出3小時15分之內成績,達到預定目標,她PB了超過23分鐘,而且她的傷患之後也沒再出現,還可以開始為第二個目標進行訓練。

 

  筆者對這位物理治療師很有信心,之前很多跑手都是經過這位物理治療師診治,便不需要再覆診,因他會詳細解釋傷患的成因,也會教患者如何自行做物理治療,只要按他指示,每天自行治療便可。筆者聽跑手說得最多的是:「我問他幾時覆診,他回覆我『無事點解要覆診?』」,這位物理治療師對自己的治療方法很有自信,當然他也了解患者的傷根本不是大問題,應該是他為長跑手治療傷患的經驗豐富吧。

 

  筆者曾經長時間擔任體能訓練教官,見盡不少運動受傷,大部分都是不太嚴重,只要曉得用冰敷,已經可以治療大部分傷痛。筆者的冰敷方法,是用膠袋裝起一些自製冰粒,放在痛的位置大約15分鐘,便可令傷痛、紅腫、發炎的情況逐漸好轉。若非嚴重受傷,只要每天冰敷一兩次,便能痊癒,若情況許可,加上拉筋,效果更好。

 

  冰敷的原理是當我們把冰放在皮膚上,這個位置會感覺很凍,身體的血液會走向這個位置,血液其實好像是救兵一樣,當這個冰凍的地方被外敵進攻,救兵會湧向這裏援助,血液衝來衝去,會把原本在這裏逐漸凝結的瘀血沖散,疼痛、紅腫、發炎便會逐漸消失。其實,每次做完運動,都要進行Cool down,多做拉筋及放鬆肌肉運動,傷患自然會減少。若完成長途或高強度訓練,都能夠用冰敷關節等位置,就能夠預防勝於治療,成為自己身體管理的妙方。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