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長短腳】翹腳、單側扁平足或致長短腳!3個方法恢復雙腳平衡,連拉長雙腿、增高都得?

【長短腳】翹腳、單側扁平足或致長短腳!3個方法恢復雙腳平衡,連拉長雙腿、增高都得?

譚莉英
美女中醫

  腰痛、腰困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長短腿大家聽說過嗎?或許大部分人都不曾想到這樣的一個症狀和自己有甚麼關係,Lisa 便是其中一人。

 

  Lisa緊急約見,一拐一拐步履蹣跚的走進診症房,並道:「譚博你好,我大約一個月前開始腰痛不適,以為貼點膏藥便沒事。怎料近日竟然連步行都見雙腿異常疼痛,難以平衡,不知怎麼搞的,是否坐骨神經抑或甚麼出現問題呢?」

 

  經詳細檢查後,我答:「你出現了長短腿。」

 

  Lisa不解,問道:「長短腿是甚麼回事?是甚麼原因導致這個問題出現呢?」

 

  我答:「長短腿顧名思義就是兩腿長短不一,形成的原因:

 

  除結構性的長短腿(先天性長度不同或受外力損傷、骨折等原因導致癒合後長短不一),大部分人的長短腿都是盆源性的功能性長短腿。

 

  第一種是關節對位不正導致。比方說骶髂關節的錯位、單側扁平足,導致一側的腿從視覺上看起來會比較短,骨盆兩側的高低不等;

 

  第二種是長期的不良姿勢和習慣導致,如:翹二郎腿;

 

  第三種是外傷導致的肌肉痙攣失衡,身體出現疼痛,導致重心偏移,動作模式的紊亂,雙眼視力相差過大,都會導致長短腿的產生。」

 

  Lisa續問:「怎麼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患上長短腿?」

 

  我答:「可以作簡單的檢查。首先可以看看平時穿的鞋,左右鞋跟的磨損程度是否一致?當我們蹲下來的時候,雙腳打開的角度是否大致相同?平時不管是坐著,還是躺著,是否總習慣一隻腳搭在另一隻腳上?如果有上述的情況出現的話,則需要考慮雙下肢不等長了。但一般情況下,差距在2厘米以內是不會出現跛行的。當然,每個人下肢用力也不一樣,出現上述情況也不為過,但如果左右鞋跟磨損差距太大,同時還有腰酸、腰困、夜尿頻繁等情況,則需要注意並且接受治療了。」

 

  Lisa緊張地問:「若果自己並不察覺這個問題出現,會導致甚麼後果呢?」

 

  我答:「由於下肢的生物力學失衡,如髂骨旋轉,髖關節內收、外展失衡,相關肌肉張力失衡等問題,會進一步造成以下問題:

 

1、骨盆側傾,腰部出現疼痛;

2、骶髂關節功能紊亂,腰骶部、臀部疼痛;

3、脊柱側彎,胸廓與骨盆對位異常,影響呼吸;

4、高低肩,影響肩部正常運動功能;

5、影響內臟功能,如:心臟病、婦科系統疾病、不孕症、便秘等一系列內臟功能混亂;

6、血管和內分泌系統失調,如:高血壓、情緒不穩、心悸或各種內分泌失調等。

 

  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是一直治不好,反反覆覆,因為病因並不在脊柱或者骶髂關節本身,而是由於下樑不正(長短腿)才出現了上樑歪(疼痛、骨盆側傾、脊柱 側彎、和臟腑失衡)。」

 

  Lisa續問:「與坐骨神經問題有很大分別嗎?」

 

  我答:「避免誤診,則必須要結合臨床體徵檢查。

 

  操作:病人仰臥,雙下肢伸直併攏,雙踝間中點與臍、鼻中點成一直線,術者將其足做背屈,如兩足跟不等長,即為「長短腳」。是由骶骨「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側擺錯位,致使骶髂關節上、下錯位,或由腰骶關節的「側擺式錯位」,導致腰軸與骶軸側彎引起的。脊柱側彎亦會引起「長短腳」,故應做進一步檢查「腰三角」和「骶三角」。

 

  病人俯臥,術者測量其雙側髂後上棘與骶尾關節等腰三角形,若左右邊不等長,即為骶髂關節錯位,患側的骶髂關節部多有壓痛,可結合X光照片診斷和確診。若此三角形左右邊等長,局部無壓痛,應檢查髂後上棘與各腰椎棘突的等腰三角形,以鑑別長短腳是否由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脊椎側彎所引起的。」

 

  Lisa問:「現確定了我是長短腳,可以用甚麼方法去處理呢?」

 

  我答:「治療方法:

 

1、選取穴位推拿:

腰俞:正當骶管裂孔處。

小腸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一骶後孔。

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二骶後孔。

秩邊: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夜尿頻繁者,加關元、中極、命門、三陰交。

以上穴位推、按20分鐘,致局部穴位有酸脹為佳,連續兩天。若兩天後情況仍未能改善,便要接受針灸治療。

 

2、手法矯正:

骶髂關節復位

治療髂骨後傾錯位

患者側臥,屈髖屈膝呈扭麻花兒狀,術者一手固定肩膀,一手於髂後上棘施力

治療髂骨前傾錯位

體位同上,一手固定肩膀,另一隻手於坐骨結節向前上施力

 

「一了百了」

此法針對骶髂關節微調,無論前後傾受限,治療因骨盆錯位引起的長短腿問題。

 Step 1 骶髂關節分離

 術者雙手固定膝蓋,患者臀肌發力抗阻外展

 Step 2 骶髂關節復位

 術者手臂置於膝蓋內側,患者抗阻內收。

 

3.功能鍛煉:

  取仰臥位,兩臂伸直置於體側,兩腿伸直,自然分開,與肩等寬,兩腳尖向外側分開,腳跟用力下蹬,同時腳尖向頭部方向上勾,此時腰部用力 ,保持此姿勢,深吸氣屏住,至憋不住時緩慢呼出,全身放鬆,靜臥片刻,重複三轉,每日三次。」

 

  Lisa大喜,續問:「長短腿都可以恢復平衡,若果想長腿和增高,用這個方法也是可行嗎?我已是成年人啦⋯⋯」

 

  我答:「可以的。」

 

  Lisa跳起來:「我要增高。」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