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心血管疾病食療(上)

心血管疾病食療(上)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冬季是心血管病發高峰期,大雪剛過,天氣由仲冬過度到嚴冬;氣溫急降,容易引發不少隱性心臟病患者不適以致病發如中風、暈厥等;無論急性慢性,對病患者身體機能造成嚴重傷害,直接間接令到身體退化、變質、或受感染而引發各類倂發症等。

 

  「心血管」,顧名思義就是關連到心、血和血管的疾病,更影響到身體各器官的正常運作。無論中醫西醫,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醫療,從預防、病發、到病後調養都關顧到,這方面聼專家的話好了。

 

(iStock圖片)

 

  心血管疾病除了因年紀或長期病患引起外,近代人很多都是食出病來。所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補養,最佳方式也是通過食療食補做起,收預防與治療的功效。

 

中藥與食物

 

  中醫學以藥食同源為養生防治的基礎,平衡個人日常飲食的偏好,達到改善體質及强化機體。瞭解可供滋補的中藥與食物的分類,明白其效益及避忌之處,可防止誤用而壞了身體。文中輯錄自各典籍如《本草綱目》的中藥及食物,略過了一些過於昂貴的如蟲草、稀有受保護的如龜、易引起身體過敏的如蛇和容易引起心理不安的如腦髓等,以免因不安感而抗拒食用藥膳食療。

 

(一) 滋陰類:養陰增液、生津止渴、清熱除煩。中藥有生地黃、黃精、桑葚、女貞子、枸杞子、玄參、天冬、麥冬、沙參、玉竹、石斛;食物有水魚、銀耳、海參、雪梨、竹蔗汁。

注:滋陰藥膳多甘寒滋膩,凡脾胃虛弱、痰濕內阻、腹滿便溏及適逢外感者,均不宜用。

 

(二) 壯陽類:壯陽補腎、溫裡散寒、益精補血。中藥有附片、乾薑、肉桂、鹿茸、巴戟天、杜仲、核桃仁、海馬、菟絲子等,食物有羊肉、鹿肉、公雞、鵪鶉、乳鴿、蝦、韭菜等。

注:壯陽藥膳溫熱而燥,凡熱性病、陰虛內熱症、癰疽瘡毒等均不能食用。此類藥膳以冬季食用為佳。

 

(iStock圖片)

 

(三) 益氣類:益氣補中、健運脾胃,適用於肺脾補益。補氣虛及氣短咳喘,神疲乏力,食少納差,以及年老體弱,久病脫肛等症。中藥有人參、黨參、山藥等,食物有雞、魚、豬肉、鵪鶉、乳鴿等。

注:此類藥膳為補益之品,不宜一次食用太多,宜少量久食;身體羸弱之人尚須注意預防虛不受補。凡實證、熱證、外感病症初期等不可服用。

 

(四) 補血類:補血益氣,用於血虛所致的面色無華,神疲乏力,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月經失調等。中藥有當歸、熟地、何首烏、黃精、黨參、黃芩、阿膠、白芍、川芎、枸杞子、雞血藤等。食物主要有羊肉、豬肉、牛肉、雞、鴨等。

注:此類多屬滋膩之品,故實熱及痰濕中滿,外感發熱者不可食用,以防戀邪。

 

(五) 養心安神類:養心安神,適用於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暗耗陰血所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易驚,體疲無力,遺精淋濁等症。中藥有茯神、龍眼肉、大棗、柏子仁、酸棗仁、蓮子、百合等;食物主要有豬心、羊心等動物的心臟。

注:此類藥膳多含味厚氣薄之品,性味滋膩;濕熱病症或痰濕中滿者不可食用,以防留邪。且神志不寧之患者,應注意與心理治療,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下一頁:繼續睇補益食療—補肺、養肝、補腎、健脾等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