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痘(下)

痘(下)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今時有猴痘,但「痘」,在中醫早有認識,亦有一套有效的診症和治療法,這是因為小孩一生都會出一次痘,有謂是由胎毒所誘發。但吳謙等著於1742年的《醫寶全鑑》將痘定為出於五臟。

 

  由於小孩多會出痘,而小孩不能自言病症及有何不適,故就只有靠父母和醫者從觀看「痘」之狀,及所伴隨的其他病癥來確定症之輕重及處方。

 

  今文頗長,故分上下兩集,今刊出(下),欲為父母者可剪存,一旦子女出痘,可拿出來對照子女「痘」的發展,配合醫師處方。

 

  如痘處理不好,對小孩是可以有後遺症的,有謂成人的生蛇、生濕疹、生癬、生牛皮癬或均與之有關。

 

發熱順證

 

  發熱和緩微微汗,飲食如常二便調,睡臥安然神氣爽,此為順證不須療。

 

  【注】發熱和緩,身不甚熱,毒輕也。微微汗,身微微有汗,表和也。飲食二便如常,里和也。神氣清爽,睡臥安然,精神氣血大和,故為順證,不須治療也。

 

發熱險證

 

  發熱三日熱不退,煩渴咬牙面赤紅,驚啼戰慄乳食少,夜不安眠險證明。

 

  【注】發熱三日見點者,常候也。若見點熱不退者,毒盛也。更兼煩躁口渴,頻頻咬牙,面色紅赤,驚悸多啼,身體戰慄,乳食甚少,不能安眠等證,此是毒盛伏郁難出,其為險證明矣!急宜隨證施治,庶或從險化順也。

 

發熱逆證

 

  發熱神昏悶亂成,妄言喘滿腹腰疼,不食不眠搐不止,乾嘔失血證逆凶。

 

  【注】發熱神昏、悶亂妄言,毒伏於心也;喘滿喘急,毒伏於肺也;腹疼,毒伏於脾也,腰疼,毒伏於腎也;不食不眠,毒伏於胃也;驚搐不止,毒伏於肝也。不時乾嘔失血,吐血尿血,是毒攻氣血內亂也。此皆為不治之逆證,勢多凶也。

 

見點順證

 

  發熱三朝始見點,熱減身和不渴煩,顆粒稀疏漸次出,色潤紅活頂尖圓。

 

  【注】發熱三朝之後始見點者,此痘如期而出也。熱減身和者,毒已宣發透徹也。不渴不煩者,無裡熱壅滯也。顆粒稀疏者,不稠密連絡也,漸次出者,先自頭面漸至周身而出也。色潤紅者,痘色紅活滋潤也。頂尖圓者,痘形頂尖而體圓也。此皆見點順證。

 

見點險證

 

  痘已見形身仍熱,稠密連絡不潤紅,稀疏淡隱精神少,痘順兼雜病險名。

 

  【注】痘已見形,身仍發熱者,此毒氣未盡透也。稠密者,痘出稠密不少也。連絡者,顆粒黏連不分也。不潤紅者,痘色雖紅而黯滯也。稀疏淡隱者,痘雖稀疏而色淺淡,隱於皮膚不透出也。精神少者,精神倦怠也。此皆見點險證。痘順兼雜病者,謂痘出雖屬順證,而或兼雜病,亦屬險名也。

 

見點逆證

 

  發熱一朝即見形,一齊湧出不分明,密如蠶種平塌隱,紫黑乾枯逆證凶。

 

  【注】發熱一朝或半朝即見點者,此毒火太迅,不循次第也。一齊湧出者,此毒火太盛,不受領載也。點不分明者,顆粒不分也。密如蠶種者,密如蠶之種也。平塌者,平塌不起也。隱者,痘已出復隱也。紫黑者,痘色或紫或黑也。乾枯者,痘乾枯不潤也。此皆見點逆證。

 

下一頁:起脹、灌漿之順證、險證、逆證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