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從一套電影引伸破格思維,以迎合Z世代需求……

從一套電影引伸破格思維,以迎合Z世代需求……

張逸
逸趣談Teen

  今時今日做青少年工作,面對日益刁鑽的年輕人,同事往往要破格思維(think outside the box)。早陣子,同事們為令年輕人完成一些指標而討論獎勵計劃,由於資源有限,我們的獎勵好像稍嫌欠缺吸引力。

 

  同事的討論,讓我想起近三十年前所做的一件比較「破格」的事。當年為了提高一群十三、十四歲男孩子參加者的積極性及參與度,我對他們說我會讓達標人士觀看一齣「三級片」,更明言內有裸露鏡頭。他們即時嘩然。在項目的過程中,他們直覺斷言我應該只是糊弄他們,所以不斷猜測究竟是甚麼三級片,更結論應該會是播卡通片。

 

 (由作者提供)

 

  到了揭盅日,幾位完成指標的青少年被帶到電影室,在那個還是錄影帶的年代,看了一套生物教育片,全程近鏡拍攝去講解分娩過程。他們即時「噓爆」,之後卻是「哇嘩鬼叫」,再接著全場靜止,畢竟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來說,分娩過程還是十分震撼的。離場後,其他男孩子也會好奇探頭查詢,他們也樂得四處炫耀,更標榜是「近鏡」、「真人」和「震撼」,當然最後他們也會揭曉,也是當年少年的一則嬉笑談資。

 

  當年我確實是取巧,因為雖然涉及裸露,卻其實是教育電影。但「三級片」這噱頭卻成功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推動他們完成計劃,讓他們有機會揭開我的底牌。過程中他們十分興奮和熱烈,而看教育片的青少年也因印象深刻而有所得著。

 

  從事青少年工作不能墨守成規,許多父母要求子女努力讀書升讀大學,誘因是藉此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但是這個誘因是否切合青少年的思維?如果當日我說的獎勵是生物教育片可以豐富知識,參加者會否如此雀躍?現今的父母能否以破格的方法去迎合Z世代的需求?

 

  其實所謂破格,可能只是換轉一個角度去看待事物,以非傳統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做的事可能還是約定俗成。一套生物紀錄片,可以被說成三級片,但本質還是教學片。

 

  到了今天當我和同事分享這個湮沒於塵封記憶中的故事,我的同事還是覺得我「破格」。但當你要獎勵下一代,你又有甚麼賣點?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