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從藝術作品反思院舍管理

從藝術作品反思院舍管理

張逸
逸趣談Teen

  過去兩週與大家分享過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為孩子的未來作準備。而近來的科技熱門話題 — 人工智能的運用,又對我們的服務管理有甚麼影響?在我們的服務中,究竟可以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呢?

 

  現在我們每天都會接觸人工智能,如手提電話中的Siri、不同行業的顧客服務熱線、以及ChatGPT來應付工作及學習的需要。事實上,我們的院舍亦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作為輔助,減輕我們的工作量。從前,我們的院舍同工必須定期人手抽查閉路電視,監察著院舍內的服務質素。隨著科技越趨成熟,院舍引入人工智能的功能,可在閉路電視內自動感應到不尋常動作,並即時發出警號提醒當值同工處理、會自動錄影相關懷疑片段並存檔、及發訊息通知相關同工予以跟進。同工不再需要每周花數小時來翻查閉路電視錄影,將這些寶貴的時間省下來用作與宿生的溝通上,所以我們的同工十分歡迎人工智能為他們帶來工作上的便利。

 

  最近,一件藝術作品卻令我反思人工智能的應用。M+博物館正在舉行的「希克獎2023」,展出六位入圍的優秀藝術家的創作,而當中最吸引我關注的是新媒體藝術家苗穎的作品《桃源十二村(2019-2023)》,因為它的主題是管理院舍(村莊)。這個作品在展覽中分為三個章節裝置,實時模擬由人工智能管治人類的未來世界,呈現以遊戲引擎建構的中世紀魔幻之地,裝置運用機器學習系統製成。其中第一章節呈現六個人工智能「社會牧羊人」,他們在裝置中的任務或行動順序看似隨機進行,但實際上由大數據訓練出來,熟習村民的行為,而這些任務或行動就是他們學習的結果。這些牧羊人引領桃源十二村,並監視「蟑螂村民」。藉著此作,藝術家邀請觀眾探索桃源十二村,藉由人工智能主宰的專制未來,重新想像我們身處的現實境況。

 

由人工智能繪製的桃源十二村
(圖片來源:《桃源十二村》網頁截圖)

 

  《桃源十二村(2019-2023)》的意念對我來說是非常震撼的。作為觀眾,我會探討,人工智會否有機會在存在時及在持續學習的環境中,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操控和專制,由起初方便管理的願景變質為監控。這純粹是科幻概念,還是會有實際的危機。延伸思考,如果院舍過份依賴人工智能,某天功能出現缺憾,便有可能出現服務漏洞或甚至危機。

 

  作為院舍照顧服務提供者的其中一員,我亦會探索利用科技改善我們服務的可行性,使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是全球大趨勢。在為機構計劃未來時,我們應如何將科技融入我們的服務當中?不適當的應用,會否導致我們偏離我們的願景及使命?當科技進步伴隨著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後,讓我們可看見越來越多機械人在商場作消毒、在餐廳送餐,社福機構會在未來引入機械人作社工嗎?這樣的結果非我們的本意。因為我們的服務應該「以人為本」,並應以此為傲。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