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由「施威」到「春風化雨」

由「施威」到「春風化雨」

張逸
逸趣談Teen

  早前我提及機構與Aces Educational合作,為前線同工度身訂造一系列培訓課程,當中第二單元「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亦已完成。與孩子溝通,讓他們明白我們背後的苦心並不容易。然而如果我們能掌握技巧,以有效——孩子聽得入耳——的方式進行,讓他們了解我們並非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已是成功了一半。

 

  與孩子溝通,應隨著他們的年齡而改變溝通方式。當孩子還年幼時,他們未有足夠理解能力去認識事情的益處或弊處,會傾向「畏威不畏德」,即聽從權威性的指示,於是我們便傾向直接給予命令。舉例說,當我們教孩子刷牙時,會說:「如果你不刷牙,我就不再讓你吃朱古力或雪糕!」因為他們心智尚未成熟,與其向他們解釋不刷牙帶來的弊處,我們將懲罰和指示掛勾反為更有效。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溝通方式應逐步轉為「春風化雨」。

 

  「春風化雨」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正如上述提及刷牙的例子,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或許我們要用感性方式去勸戒,即動之以情。例如我們擔心他們不刷牙的原因,是不忍看到他們的牙齒變黑、牙痛;當他們漸漸長大,則可以與他們理智分析事情,即說之以理。例如向他們解說不刷牙所引致的問題,如口臭、牙痛、牙齒剝落等。他們正值著緊自己儀容的年齡,讓他們知道這些或會有效,而更長遠的影響,乃他們須為牙齒問題而煩惱、要承擔昂貴的醫療開支和牙患痛楚等,直接陳述事實,讓他們自行決定做法。此外,我們亦可運用同理心—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嘗試理解他們不喜歡刷牙的原因,再一同衡量利弊作出決定。

 

由「施威」到「春風化雨」

(由作者提供)

 

  然而採取甚麼溝通方式不單單取決於孩子的年紀,亦需要按照不同人的性格和背景去處理。有青少年較容易接受理性分析,也有青少年看重成年人對他們的關愛,或喜歡成年人以「朋輩」方式與他們溝通。所以在學習不同的溝通方式時,成人也要了解孩子及青少年的性格,熟悉他們的「雷區」並避免觸碰,方能令雙方進行有效的溝通。成人亦需要留意避免情緒勒索孩子,例如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刷牙,牙齒變壞,就枉廢我一番心機養大你。」這樣可能對孩子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最近我機構為了6月15日的全港賣旗日積極招募義工,有些學校為了讓其家長認識我的機構,特地邀請我方到校作簡介會,分享我機構的服務及理念。由於機構主要提供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簡介會也會提及我們的宿生來自複雜的家庭背景、有因為打機、父母婚姻問題等不同原因與家長產生激烈爭執而入住我們院舍,因此同工在處理宿生個案時,十分注重增強父母及宿生間的溝通。會後有許多家長均表示遇到類似問題,他們著緊孩子卻不懂得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為此感到十分苦惱,希望他們看到這篇文章後能得到一些啟發。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