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小滿養生 │ 雨季濕重易引發皮膚敏感、腹瀉頭暈!健脾袪濕非常重要!教你煲小滿袪濕湯

小滿養生 │ 雨季濕重易引發皮膚敏感、腹瀉頭暈!健脾袪濕非常重要!教你煲小滿袪濕湯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昨天突然下大雨,弄得我全身濕透。」Ivy說。

 

  「小滿到了。古人認為,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所以稱為小滿。小滿時節,氣溫變化還是很明顯,如果下微雨,雨量不大,人會感到潮濕而悶熱。如下大雨,氣溫則會急降。所以媽媽曾說『未食五月糉,寒衣不入櫳』,還未到端午節吃糉,天氣還會突變,突然轉涼,所以冬天穿的厚衣服不要收起來。」我說。

 

  「天氣潮濕,會導致皮膚敏感發作嗎?」Ivy問。

 

  「小滿節氣常常下雨,濕氣相對比較重。『脾喜燥而惡濕』,脾胃強壯,陽氣充盛,則運化水液正常,水濕不在體內瀦留;而脾虛不運則最易生濕,濕邪內藴,又最易困脾,而導致脾的病變。

 

  脾胃在夏日相對較弱。留意一下,我們冬天吃火鍋,食量會大一點。」我說。

 

  「說來也是。」Ivy說。

 

  「因為夏天時,陽氣相對在外。冬天時,陽氣相對藏裏多一點。所以夏天的胃口一般不及冬天。

 

  說回皮膚敏感,皮膚問題常因脾虛濕引起。若我們平素不注意飲食,較早前天氣較熱,則吃喝生冷,脾胃積弱,再加上雨季濕重,除了皮膚,腸胃問題如腹瀉、頭暈也會出現。

 

  因此這時健脾袪濕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吃粟米和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肺、脾經,有醒脾開胃、理血通乳、潤肺利水之效。至於粟米,煲湯處理時,很多人會把葉和粟米鬚丟掉。其實粟米鬚也是中藥的一種,學名為玉米鬚。玉米鬚性平、味甘、淡,入腎、膀胱、肝、膽經,有利水消腫,泄熱,利膽平肝的功效。因此為了加強袪濕作用,煲粟米湯時可保留粟米鬚。女性乳腺不通的也可以喝。」我說。

 

  「原來粟米鬚也有用的。古人真不浪費。」Ivy說。

 

  「我們還可吃蓮子和杞子。蓮子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的功效。腎主水,脾主運化水濕,所以補脾也要補腎。杞子有補肝腎,明目的功效。這些材料可煲成時令湯水,健脾袪濕,十分適合小滿節氣飲用。」我說。

 

  「古人的智慧,至今也合用。回家就煲小滿袪濕湯。」Ivy笑說。

 

下一頁:即睇小滿袪濕湯點煲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