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2020

不奢侈的奢侈品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場來勢洶洶的武漢肺炎,不只在民間引起了恐慌,在服裝零售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嚴峻衝擊,奢侈品更加是首當其衝,置地和海港城等高檔商場人流冷清,遊客驟減,生意淡薄。據聞有名錶售貨員由高峰期的六七萬月薪連佣金,急跌到現在只有萬多元的底薪。沈嘉偉的時裝集團I.T要向全體員工強推無薪假,今日更有多達200個商戶在全港各大商場發起24小時罷市行動,促請業主減租以渡過難關。

 

  香港零售市道危在旦夕,在內地亦不見得好景,基於疫情爆發程度,市況甚至乎比香港更嚴峻。在今個月初,H&M、Zara、Uniqlo、Muji、Nike、Calvin Klein、Moncler、Coach、Ralph Lauren、Michael Kors、Burberry和Prada等數十個國際品牌,便宣佈要暫時關閉部分國內門店,科技巨擘Apple更一口氣關閉中國境內所有門店,直至另行通知,但何時重新營業,現在根本沒有人可以預計到。眾所周知中國市場是各大品牌的必爭之地,亦在亞太地區扮演最重要角色,我們從國際品牌如何去討好國內消費者便可見一斑。這次在國內出現前所未有的關店措施,對品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必定是天文數字。一環扣一環,靠品牌廣告維生的傳播媒體和KOL,還有統籌品牌活動的製作公司,都因為廣告預算削減和活動取消而受到牽連。

 

  人人叫苦連天,但這一「疫」,對社會未嘗不是好事,只會令不少人從comfort zone中覺醒,尋找其他出路或可能性。花無百日紅,今日賺到,不代表明日也賺到。更何況,奢侈品從來都只是滿足物慾的一種心靈寄託,尤其當你今日連最「廉價」的廁紙和口罩也買不到時候,便知道所謂奢侈品,根本一點也不「奢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城注視!銀行定存比較神器,助你搵到最佳息率!►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Travel, Eat, Sleep, Repeat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