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0/02/2017

海洋公園李繩宗:做香港人公園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一家三口公園工作 山上山下父子情

 

  「老臣子」許泰儒於1976年加入海洋公園纜車部,早於公園未開始營業就工作,至今已在公園工作41年,現職高級纜車監督,公園除了帶給他事業外,還有家庭。許泰儒在公園邂逅有「海洋之花」之稱的太太,如今兒子已27歲,也在公園成為海洋哺乳類動物訓練員。

 

  21歲的許泰儒未加入公園前,是負責造和檢查新貨櫃。那時剛從工業中學畢業,看到報紙招聘纜車維修員廣告,在學校機電科有學習繪圖和基建常識,所以膽粗粗寫信應徵,豈知一做就40年。初時他要兼顧纜車日常維修、保養和接待客人,相當滿足,「在公園工作有新鮮感,這裏環境好空氣好,好開心,最初入職全部都是新同事,一起研究系統,好像一個大家庭。」

 

父親是開園功臣,身為兒子難免有壓力,Ivan坦言起初有少許不適應,但後來慢慢習慣。

 

  40年來,他最難忘的是95年8月南朗山道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堵塞了前往山上區域的道路。整個山頂水電受影響,纜車成為連接山上下唯一渠道。為了解決員工上班和餵飼動物的問題,團隊設計了一款載貨纜車應急,許泰儒與同事輪更,無間斷操作纜車,運載動物食糧及補給物資前往該區,「最長試過每日工作12小時,足足維持了2至3個月。」後來深灣道恢復通車,改行該道上山,才結束24小時纜車運作。

 

見證沙氏高山低谷

 

  回顧過去,他形容在公園工作是人生第二個起點,見證一個小規模樂園晉身成世界級公園。和公園走過高山低谷,許泰儒認為港人適應力是公園屹立不倒的原因,「就算1997年金融風暴港人損失慘重,隔一年半載經濟好轉又再來公園玩;2003年沙氏的時候試過整天只有不足10人入場,我們要逢星期一休假停薪,但沙氏一過,市民又一窩蜂擁出來。」

 

  大型纜車系統相繼落成,海洋公園纜車不再專美,憑許泰儒資深經驗,大可在昂坪360開業時跳槽,但他卻認定公園是他的歸宿,「可能我自己要求不高,在公園成長,認識到太太,小朋友又係到做,對公園有一份好深厚的感情。」提起太太,許泰儒都不禁甜笑。開園初期,太太在纜車附近的零售攤位工作,同事收工後經常聯誼,慢慢注意到太太,對她展開追求。他自言不浪漫但細心,才能贏得「海洋之花」的心。現在太太轉職財務部,即使大家下班時間不同,他放工亦會等她一兩個小時,一同回家。

 

許泰儒對公園感情深厚,奉獻了三分之二人生予纜車,並希望能做到退休。

 

兒子醉心海洋工作

 

  父母都在園內工作,許泰儒兒子許文耀(Ivan)從小經常入園等父母放工,讓他也對公園產生深厚感情,大學畢業後決定加入公園,當海洋哺乳類動物訓練員。「一般小朋友的後花園可能是家樓下的遊樂場,但我的就是海洋公園」,Ivan大部分童年經歷都在海洋公園度過,對它的變化瞭如指掌,連甚麼位起新設施,表演的時間表等都記得一清二楚。他在公園全職工作4年多,但就曾在零售、節目、場地執行部當兼職,公園在他成長路從未缺席。最不捨的公園設施首選水上樂園,那時他常常和哥哥在水上樂園等媽媽收工,尤對跳火人表演印象難忘,「我會和哥哥潛入水底,看火人點火後跳入水底的瞬間。」

 

Ivan現時在海洋劇場工作,除了照顧動物外,更會在表演中飾演故事主人角,故事配合愛護環境訊息,具教育意義。

 

  但影響Ivan最深的,是港人集體回憶的殺人鯨Show,「海威在我生命佔好重要角色,1997年牠去世後,再在海洋劇場看不到牠的身影,好像失去了家人,冷清了好多。」小時候對海洋劇場的眷戀,造就他成為動物訓練員。Ivan從小夢想和海豚、殺人鯨游水,現時主要照顧海獅、海豹和海豚的他,可說是夢想成真。

 

  在海洋劇場這兩年多,Ivan主要負責照顧12歲的海豚Ginsan,「相比其他海豚,Ginsan腦部更加成熟,會理解你在做甚麼。」人夾人緣,和海豚相處亦講求投契。去年Ginsan身體不適被送入護理中心養傷,期間不配合治療,但當Ivan到中心值班,發現Ginsan認得他,並放心接受治療,讓他知道之前培養的感情無白費。

 

  Ivan在大學就讀公共行政及管理,和動物訓練員毫不相干,他當時也是懷著一試無妨的心態,直到聘請後才和父母說,卻發現他們反應不大。許泰儒給予兒子相當大自由度,只要他們能找到心儀工作,「看到現在社會變化都不太開心,青少年從出世就有讀書壓力,人生時間好短,希望他們成長中得到快樂。」

 

  一門三傑都在公園工作,父親在山下打理纜車,兒子在山上照顧動物,兩父子笑稱公園體系特別,部門分類仔細,就好像在打三份完全不相關的工。

 

初期公園員工每月有兩張免費門票,兒子經常會入園遊玩,等父母放工。

 

超級粉絲 三代同堂逛公園

  

  對海洋公園粉絲梁小娟來說,公園可說是陪伴了她人生第二個階段,她拿出一張1978年在海洋公園門牌前的照片,背景空空如也,那時剛成為葉太的梁小娟,毫不介意公園尚是荒蕪之地,乘幾小時車來公園旅行。這40年,葉太由新婚,到育有兩個孩子,到現在有三個孫兒,海洋公園都在他們成長留下印記,連繫了三代人的感情。南港島線開通後,家住屯門的葉太來公園方便得多,來公園不再是出遠門,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去年她再在同一位置再拍照,已人是景非。

   

39年前入園「度蜜月」

 

  39年前偕丈夫首次入園「度蜜月」,新婚時於園內拍下照片,其時正值公園開業一周年。「當時和我們的伴郎伴娘來,想藉此撮合他們,最終他們亦成功結婚。」她回想,開業初期的公園,四周都是花草樹木,設施不多,依稀記得有吊橋,與現在的感覺大為不同。葉太年輕時住九龍,交通沒有現在的發達,來公園就好像出遠門一樣,因此更珍惜每次來玩的機會,「當時用菲林拍照好珍貴,來到逛逛海洋館、拍拍照已經好難得。」

 

 

梁小娟新婚時到公園,之後再來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和三個孫兒的嫲嫲。

 

最懷念「五彩天梯」

 

  婚後,葉太育有兩個小朋友,公園設施漸漸增多,每年小朋友假期去海洋公園是指定動作。猶記得當時尚有馬戲團,她帶著小朋友到公園觀看表演,看得不亦樂乎。一家大細入園,爸爸不喜歡刺激,葉太就肩負重任,帶小朋友玩機動遊戲。兒子葉智豪回想起那段童年時光,仍然印象深刻。他還記得12歲時玩飛天鞦韆,下來的時候嘔吐,但又隨即去玩其他機動遊戲。要數他最深刻的海洋公園回憶,是和媽媽一起玩海盜船,玩到停不下來。

 

  有別於一般母親,葉太甚至比孩子更享受,「我是一個好百厭的人,玩過山車要坐最前個排,海盜船就要坐最後個排。」

 

  葉太最喜歡是於1999年已關閉的水上樂園,對昔日廣受歡迎的「五彩天梯」仍念念不忘,得知新水上樂園將於2018年落成,她急不及待要再來回味舊時。

 

  現時年近六旬的葉太,膝下兒孫滿堂,到公園不再當領頭者,只是在旁陪伴兒孫,近幾年她怕心臟負荷不來,亦減少玩機動遊戲,但她看到兒孫玩得開心,也深感滿足。相比起其他主題公園,葉太對海洋公園感覺不一樣,「可以說是有情意結,有多點回憶。」

 

熊貓成公園標誌

 

大熊貓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公園希望大家觀賞的同時,也能接收到保育訊息。

 

  中央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兩周年,向香港贈送大熊貓安安與佳佳,在1999年落戶於海洋公園。國寶外形可愛,迅速獲港人歡心,其後中央在2007年再贈送盈盈與樂樂予香港,讓公園擁有4隻珍貴的大熊貓。與港人度過17載美好時光,全球歷來最長壽圈養大熊貓佳佳於去年離世,終年38歲,大概等於人類的百歲以上的高齡。現時公園只剩佳佳、盈盈和樂樂三隻大熊貓。

 

威威返老還童?

 

  威威獅令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吉祥物,但在剛過去的年初一花車巡遊中,卻驚見威威換上新裝。原來威威獅令被「搣柴」,不再叫「獅令」,換新裝將形象轉為卡通化,伴上6位吉祥物,未來會以「威威與朋友」(Whiskers & Friends)出現,公園會逐漸更換威威的舊形象,到公園遊玩若看到威威獅令,記得要把握機會集郵留念啦!威威獅令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吉祥物,但在剛過去的年初一花車巡遊中,卻驚見威威換上新裝。原來威威獅令被「搣柴」,不再叫「獅令」,換新裝將形象轉為卡通化,伴上6位吉祥物,未來會以「威威與朋友」(Whiskers & Friends)出現,公園會逐漸更換威威的舊形象,到公園遊玩若看到威威獅令,記得要把握機會集郵留念啦!

 

海馬公園?

 

早期海洋公園入口矗立海馬標誌,因此不少港人都稱公園為海馬公園。

 

  港人常稱海洋公園為「海馬公園」,皆因早期海洋公園以海馬作標誌,乘纜車緩緩上山,可見南朗山上的大型海馬標記。公園有那麼多種海洋生物,為甚麼會選海馬?原來是取海洋公園及馬會首字,答謝當年馬會出資1.5億建園。馬會除建園外,開園初期更幫助海洋公園增建山上機動遊戲,及營運10年之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