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15
港媽湊仔大陣仗 電視甜食事事禁 (晴報)
湊仔方式各師各法,並無一套法則。有家長說部分港媽湊仔過分緊張,除了要記低飲奶、換尿片及大便時間,為免子女看電視及吃到味精,寧棄掉電視機及禁止外出用膳。但社工指家長背負太大壓力,遇不順易發脾氣,或損害親子關係。
有網民以「宜家嘅人湊仔點解緊張成咁」為題發帖文,形容有緊張媽媽每日要記下子女飲奶、換尿片及大便的時間,為不准小孩看電視,索性連電視機也棄掉。他們為免小孩食味精,也絕少外出食飯,慨嘆這樣生活也頗辛苦。
不少家長對此有同感,有網民分享經驗,聲稱有次給一位四歲女孩吃羊奶片,但遭對方媽媽痛罵,原來女孩從未食過糖!亦有人說,朋友的子女讀幼稚園時,不准食糖及飲益力多,孩子到了七歲,吃菜仍要切成碎粒。
長輩過分溺愛 致自理能力差
香港婦聯副主席歐陽寶珍認為,照顧初生嬰孩,家長記下餵奶及換片時間是無可厚非,但大便時間則看實際情況。「古時有說弄兒為樂,育兒應該人性化,硬性規定記這些、那些,反而增加家長壓力。」
歐陽寶珍又說,現時不少雙職家長,帶小孩的責任多交給長輩或外傭,惟部分孩子卻因此受過分溺愛,導致自理能力太低。「曾有位16、17歲少女不知洗衫要過水,以為用過洗衣粉就得。亦有20多歲女生以為免治豬肉要洗,結果愈洗愈少,鬧成笑話!」
聽不同意見 但要取平衡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督導主任蘇艷芳指,隨著網絡科技發達,網上有不少資訊及家長社交平台。父母聽取大堆育兒資訊,如不加以篩選而全盤接受,反而會增加自己壓力。「以為跟足別人說便是好,卻忽略親子時間,遇有不順便發脾氣,結果損害親子關係。」
香港多屬小家庭,生育一個起兩個止。蘇艷芳坦言:「通常第一個孩子就特別緊張,覺得他們第一次轉身、學行及說話也要記下。但生完第二個,就分身不暇,未必有時間作這些紀錄」。她建議家長要在眾多意見中作出平衡,選擇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勿胡亂仿傚。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