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4/08/2014

美聯儲難避加息 日增長易見逆轉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上周美國數據和美國聯儲主導了市場情緒和資產價格走向,以巴局勢、以博拉病毒、歐洲通脹、中國PMI均成為無足輕重的配角。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達到4%,明顯好過市場預期,美國股市微步創新高後初露調整勢頭。聯儲例會未有對加息時機提出新的路線圖但是修改了對通貨膨脹的表述,而且公開市場委員會上乍現第一張反對票,股市、債市出現了防禦性資金減磅。及至周五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弱過市場預測,國債利率回軟,股市企穩,不過市場對經濟前景並不悲觀,因為ISM強勢表明就業數據可能隨後被上方修正。上周美元先升後跌,黃金先跌後升。美股在數度創新高之後出現調整,美國國債先跌後回,與聯儲利率政策關係最密切的兩年期國債曾距離0.6%關口僅差1點,VIX一度飆升過15。葡萄牙銀行BES被要求注資,股價直瀉51%。

 

  美國七月非農就業增加209K,失業率回升到6.2%,時薪沒有進一步上揚。此數據比市場預期的要弱一點,但是仍不失為一個強勁的就業狀態。上兩個月的就業增加數字被上方修正了15K,非農三個月的平均數達到245K,連續六個月有200K以上個新職位被創造出來,上次同樣記錄是1997年的事情。同時收入沒有進一步的環比上升,暫無跡象顯示收入通脹在加速。筆者認為,此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和就業復甦仍在平穩前行,同時也為耶倫帶來一點喘息機會,但是未必改變第一次加息的時間。在經濟、就業、通脹同時向上之時,聯儲主席耶倫面臨著巨大的加息壓力,聯儲內部的不同聲音也在加大。但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反復,加息過快可能對經濟和金融體系帶來負效果是她的擔憂。不過,以目前的經濟和通脹態勢,耶倫完全不調整利率也說不過去,筆者認為耶倫的防禦重點在加息力度上,而不是加不加息上。她要說服資金的是,哪怕息口向上,利率仍處於超低水平,市場不必恐慌。相信耶倫在本月底聯儲年會上提出加息路線圖的可能性甚高,只是她願意並能夠在加息力度上留有多少回旋空間目前尚難逆料。

 

  日本將於8月13日公佈第二季度GDP數據,筆者預期環比折年率增長由第一季度的+6.7%跌到-7.5%,其上下波幅之大在世界上亦屬罕見。安倍內閣於4月1日推出消費稅,居民提前購買耐用消費品,令接下來的消費放緩,本在意料之中,但是企業投資跌14%、居民住房投資降三分之一(兩者目前都是預計)卻是意料之外的。將兩個季度的數字疊加,如果筆者之料想成真,日本經濟已經重回負增長,再次印證安倍在海外推銷日本的功夫好過其治理經濟的能力。安倍內閣最近提出的結構性改革(即所謂第三支箭),頗有避實就虛之嫌,洋洋灑灑160頁,面面俱到,但是在核心改革上既缺乏深度又不見細節。

 

  本周重要數字不多,地緣政治可能是潛在影響市場的因素,尤其是加沙局勢和對俄制裁的後續演變。在美國,非製造業PMI料有靚麗表現,消費者信貸(尤其是汽車信貸和學生貸款)估計會出現跳升。在歐洲,工業生產應該全線反彈;意大利第二季度GDP預計環比增長0.2%(vs第一季度-0.1%),歐洲央行和英格蘭銀行開會,但政策不會有變。在亞太區,中國出口估計接近雙位數增長。日本六月經常項目順差100億日元,vs 五月3486億。日本銀行和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例會,但是料想均按兵不動。

 

  (以上觀點僅為個人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