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2/05/2020

兩會利A股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兩會(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定於5月21日起召開,今年兩會是因疫情才由3月延至5月。5月開兩會,經濟背景有三:第一季中國GDP下降6.8%,中國疫情已過復工中,外國疫情未過未復工,這對兩會議決,有何影響?

 

  近20年來,兩會前一個月上證有17年漲,3年跌,上漲概率85%。兩會期間上證指數漲跌不一,兩會後上證指數整體表現仍好。

 

  20年來上證都基本這樣走,應是有些原因,可以作如下猜想:

 

  兩會是要因應之前,及當時的經濟情況,來制定下一年的工作目標,即資源調配。簡單的講,如當時農業失收,按下來的政府工作和資源調配,就應是支援農業。

 

  2019/2020年疫情肆虐,故今年的政府工作重點之一是防止疫情出現第二波。從今時在吉林省一現疫情就立即封城不手軟看來,故在2020/2021年時,投資者要有個「走佬」準備。哪地、哪省疫情再發,一定又是封不手軟。因此,投資時限宜短不宜長,並要天天聽住CCTV4在下午3時許的全國疫情報告。如疫情一旦嚴重起來,先平倉。甚麼叫嚴重,考起,執生好了。

 

  要明白「封」,不是只封人流,還可能連物流也會被封。試想,你持有股份的生產基地在被封之區時,其工廠開不了工,就是有單都交不到貨,即有金都無得執。得明白。今時地方政府是可以放棄GDP,但絕不可以放漏一個病人。所以今時看股,除了看甚麼的PE;派息外,還要看其公司的生產基地何在,要時常跟疫情發展掛勾上來。

 

買政府扶持行業股票錯不了

 

  中國首季GDP下跌了6.8%,故未來政府會努力刺激GDP增長,由於國外疫情未遏,不少在外國的廠商尚未復工,他們是不會有單給中國的工廠。在靠老外無把握之下,政府定會促內需,樓、車、家電、5G基建、農業、飼養業等,應會有政策紅利。

 

  以下的政策宣示,或可幫投資者摸出個與中央同聲同步的投資取向來:

 

  「穩定大局」、「確保疫情不反覆」、「常態化疫情防控」、「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要當這些光是口號,中央已明確了要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佐證政府在2020/2021年間會大力投向於:應急醫療救治能力、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縣級醫療診治能力(不要人人都湧來大城市治病,有疫要就地隔離,就地治)。醫疫危廢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講得白D,就是要將防疫當場仗來打,要「深挖洞,廣積糧」。不過今時是多建縣級醫院,多儲備口罩、醫護物資等。所以投資於醫療藥物業,不一定要投資於新疫苗,新藥的虛無縹緲行業。口罩、呼吸機、防護服也會有市場。

 

  在內需方面,要重新留意今年4月政治局會議的「六保」新提法(包括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190多億元的消費券,派消費券就一定產生消費,好過香港的派錢,因為錢可以儲而不花,消費券你不用,過期便是廢紙。派錢官易做,派券真助商。

 

  今次兩會之後的市道,要留意的是「死貓彈」,還是「真復甦」,筆者認為試金石是:跟著下來的,是否新經濟股領頭跑?若是,這將是個「有質量,可倚仗的復甦」。

 

  今年A股除了受兩會刺激會造好外,還有一個股市政策上的轉變,也是利好A股的,明天續。

 

  要申報下利益,揸了中芯國際(00981)、鐵塔(00788)、港交所(00388)。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5月限時優惠】 送價值$288維柏健30天逆轉肌齡(膠原蛋白+生物素) ►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