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5/02/2014

日銀再祭QE 美債仍待調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在美國製造業數據走強和中國數據走弱之間,市場選擇了相信前者。在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和烏克蘭政局不穩之間,市場選擇了相信前者。在日本央行繼續QE和聯儲會議紀要顯示收水可能加快之間,市場選擇相信了前者。全球風險資產在猶豫中前行,股市略升,儘管周五美股收市欠佳。上周消息流缺少方向,中國和歐洲的PMI速報欠佳,美國的製造業數字則表現良好,令資金認為先前疲弱的就業、零售和建屋數據更多是由寒冷氣候所造成。聯儲一月會議紀要,描畫出一個不很鴿派的貨幣政策前景,但是日本銀行繼續放水又紓緩了資金的焦慮。股市略進,商品微升,黃金小漲。

 

  美國國債市場在伯南克去年五月宣佈taper後,十年期利率曾經一度由1.6%飆升至3%以上,不過現在無論是啟動taper,還是更改前瞻性指引,利率基本上在2.7-2.8%之間徘徊。換言之,現行的溫和削減購債計劃,基本上已為市場所消化。那麼美國國債現價是否已經到位了?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美國國債中四成是由聯儲直接或間接購入的,國債價格基本上受聯儲政策性舉動所左右。聯儲退出QE方向已定,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美國債的海外大買家中國、日本、沙特也在減少購買美債。中國正在戰略性地降低持有美元、美債的比重;日本經常項目轉為赤字,外匯儲備和海外資產購買降速;沙特在金融海嘯期間幾乎所有海外資產均集中在美元資產上,隨著全球復甦,投資分散化勢在必行。美國本土金融機構當然有興趣購買美債,但是目前的債券價格與風險似乎不成比例。美債調整的下一個催化劑,應該是聯儲政策利率出現改變的跡象。當市場開始預期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十年期國債利率升上3.5-4%水平,應該不出奇。

 

  日本銀行上周維持基本貨幣政策不變,但是擴大了兩項貸款計劃規模,為商業銀行提供超低利率貸款,同時延長一年貸款期限。除了提供0.1%利率的固定貸款,其它決定其實在市場預期之中,只是宣佈時間稍早一點。日本經濟有所復甦,但是最新數據顯示復甦勢頭在減弱。隨著上一輪匯率貶值所帶來的紅利漸漸消失,出口和增長動力不足問題並未根本地解決。4月1日提高消費稅在即,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日本銀行再次出招並不令人意外。此次措施意在為銀行提供穩定的超低成本的資金,希望銀行能夠將資金轉介到有需要的實體經濟中,應該說是QE的一種變式。但是黑田所面臨的是聯儲和歐洲央行共同的問題,即是銀行的中介功能弱化,更穩定和超低成本的資金能否激起銀行的借貸熱情,將實體經濟導向可持續的、自我生成的增長軌跡,仍是未知數。

 

  本周重要事件不多。在美國,耐用品訂單料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估計第四季度GDP增長從3.2%下方修正到2.4%。一月份新屋銷售預計出現第三個月的下降。在歐洲德國IFO最引人注目,估計二月份有輕微下降。製造業PMI應該略有下降。周一Renzi向意大利國會發表政策綱要,國會作信任投票。在亞太區,日本工業生產環比增2%而核心通脹穩定在1.3%左右。中國官方PMI出爐,考驗50點榮枯線。

 

  (本欄主要內容每周一9:30am會在央視2台交易時間中出現。以上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