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2/05/2016

不刺激啦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人民日報刊登出《開局首季問大勢》的訪談後,「權威人士」變成了媒體文章、微信群中出現最頻繁的字眼,大家都在猜誰是那位「權威人士」。信手點評了國務院今年推出的幾乎所有經濟政策,相信這位權威人士夠權威,至於執筆人是誰也就變得不重要了。

 

  訪談一開始,權威人士就將中國經濟的中期走勢設定在L型上,而且不是一兩年就可以過去的長週期底部。換言之,如果不行改革、不作轉型,光靠刺激無法令經濟走出目前的困境。同時,「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裏去」。中國需要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力、形成新結構。

 

   「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此言對目前通過貨幣擴張政策拉動經濟的政策思維,作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直接批判,甚至上升到百姓儲蓄泡湯的高度。近幾年中國宏觀政策的一個基本思路就是用活存量,將百姓儲蓄引導到樓市、理財產品、股市、地方債置換上,所以權威人士所針對的不僅是政策措施及度量,更是政策思路,強調避免短期化行為,避免不適度。

 

   權威人士要股市、匯市、樓市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不當保增長的手段,讓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不作人為干預,這也意味著在可預見的將來股市、樓市不會再有政策市。

 

  權威人士認為,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招數都要用,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和著力度不一樣。當前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於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筆者認為,這篇訪談基本上否定了前幾個月「流動性驅動、投資主打」的政策刺激思路,將政策重心重新推回到「供給側改革驅動、經濟轉型主打」的結構性改革軌跡上,也不再試圖通過影響市場來尋求短期政策效果。中國經濟未必因此大幅下滑,不過增長進一步加速的空間估計有限了。

 

  此篇訪談理性務實,棄短期利益而著眼於夯實經濟的長期基本面,筆者深感認同。將經濟重新推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惟有依靠改革和轉型。不過若干月後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政府能否保持政策定力,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當改革遭遇既得利益的阻礙時,政府能否披荊斬棘一往直前,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當經濟轉型需要將高端服務業向民營資本開放時,政府能否妥善處理國企利益,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不過起碼,政策在向正確的方向轉移。

 

  本文為個人意見,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