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夏天易肚痛腹瀉、昏昏欲睡,反而要補?推介飲「五指毛桃炒扁豆豬骨湯」,補脾胃兼去濕

夏天易肚痛腹瀉、昏昏欲睡,反而要補?推介飲「五指毛桃炒扁豆豬骨湯」,補脾胃兼去濕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猜不到又突然下起大雨。」Josephine說。

 

  「立夏了。中醫角度,四季都有不同的特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陽氣升發,到了夏天,陽氣升

 

  到極點。春天播種長芽,到了夏天,則生長到最茂盛了。從溫度看到,夏天是持續高溫的。」我說。

 

  「幸好出門時帶了雨傘,否則變了落湯雞,分分鐘又要來找你開藥。」Josephine說。

 

  「現正處於春夏交接,天氣難免有變化。俗語謂『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 』,不過步入夏季,大自然的能量往上升,人體順應自然,體內的氣血也處於最上最外的趨勢。如果氣血集中在外和在上的位置,身體內部和下部的氣血相對不足,造成不適。常見的問題包括胃腹症狀為主,如消化力弱、腹脹、腹痛腹瀉、昏昏欲睡等。這時候,我們要注意補裏和溫裏。」我說。

 

  「吓?夏天反而要補?」Josephine說。

 

  「這裏說的補主要是調補脾胃,確保脾胃功能正常。中醫十分重視脾胃功能。脾位於身體中央,屬土,脾主四時,主運化。我們在世界,所有活動也離不開土地。身體的活動也離不開脾土,如果脾土不運,影響食物的消化和水穀精微的吸收。」我說。

 

  「怪不得常常聽到脾虛。」Josephine說。

 

  「胃口和大便都是中醫關注的。胃口正常表示胃納正常,大便暢通反映脾運化功能,一出一入,出入平安,身體才大吉。

 

  下雨天特別重視健脾去濕。煲湯可選五指毛桃,又稱南耆,是嶺南常用的中藥。五指毛桃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的功效。去濕可選炒白扁豆。白扁豆,其性味甘,微溫,歸脾、胃經,有健脾、化濕的功效。炒白扁豆增加健脾作用。

 

  天氣炎熱,不少人喜歡吃喝生冷,這樣造成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濕濁內停日久就會產生的痰證。一般以質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湯中可加入陳皮,加強祛濕化痰的作用。紅棗和生薑是好拍檔,能提升脾胃功能。

 

  這樣就成了初夏的保健湯水,簡單易製作,味道又佳。」我說。

 

  「今晚就煲這款湯。我會緊記少喝冷飲了。」Josephine說。

 

下頁即睇「五指毛桃炒扁豆薯仔豬骨湯」點煲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