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1/09/2014

逾10萬港漂 還是會回家?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香港的大專院校及職場,近年湧現「港漂」群組,數量有增無減。

 

  自2003年,香港累計有超過16萬名由內地來港留學或工作人士獲批入境。離鄉別井的他們究竟有何打算?落地生根還是只視香港為中轉站?

 

愈來愈多內地學生來港讀書及工作,希望增加國際視野。(資料圖片)

 

  「港漂」指由內地來港留學、工作人士。有評論指,港漂教育程度較高,有助推動中港兩地的經貿發展,並紓緩中港矛盾。不過,亦有人指出,港漂一旦獲更佳發展機會便會離開,人才流失率高,反而對香港無利。

 

  他們對香港發展可以有何貢獻,仍言之尚早,不過,的確大多港漂的目標並不局限於香港。他們希望可透過香港這個中轉站,打破於內地生活的框架,期待有更好的未來。

 

中港矛盾影響微

 

藺楠指,在香港生活,沒感受到太大的文化差異。(受訪者提供)

 

  現職首席財富管理顧問、來自西安的藺楠,2008年於香港理工大學讀書,主修會計及金融。「在內地就讀國際學校,缺少升學途徑。有想過到英國升學,但舅父在港生活,表示來香港讀書較好。」他於理工大學畢業後,隨即到英國修讀電影碩士。「有想過畢業後於英國工作,但香港的文化較相近,比較適合。」

 

  回港後第一份工為場記。「有一日回家途中,看見有人拍戲,就過去問有沒有職位空缺,導演就叫我明天上班。」該電影公司正在拍攝英皇外判的電影,題材為黑社會,資金只有300萬元。「資金緊絀,人工太少、工作時間太長,每日工作逾20小時,所以做了短時間就辭職。」

 

廣東話最難適應

 

本港保險公司希望吸納更多內地來港的客人,招聘「港漂」是策略之一。(資料圖片)

 

  藺楠其後加入現職保險公司,至今約兩年多,主要針對內地市場。「幾乎沒有接觸香港客戶,主要於內地市場做推廣。」

 

近年自由行湧港,引發不少罵戰,但藺楠未感在港受不禮貌對待。(資料圖片)

 

  中港兩地的文化也有一定差異,自由行湧港造成中港矛盾。但藺楠表示,並不影響其生活,亦甚少被不禮貌對待。「與港人相處時,沒有甚麼大問題,不過於網上的確見到矛盾。」他續指:「我覺得不是國家的問題,而是個人,有內地客戶支持香港普選,亦有香港人支持中央。」

 

  藺楠笑指,在港最難適應是語言。「最大的不同並非來自日常生活習慣,而是語言,現時仍未能以流利的廣東話交談,不過聽得懂。」

 

「僅一半人會留港」

 

  愈來愈多內地學生來港留學,藺楠表示:「大約一半會選擇留在香港,一半到外國,回內地的只佔少數。」來香港工作,藺楠表示並不是因為貪其薪金高。「以前會覺得香港薪金高,不過近年北京及上海薪金不斷上升,其實收入蠻高。」

 

  藺楠表示,以其內地人身份,在香港某些行業發展有優勢,但他坦言並不打算長期留港,希望到不同地方體驗生活。「可能會搬去台灣,又或一兩年之後去美國,不過未有詳細計劃。」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