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3/10/2014

強美元的邏輯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全球經濟,美國一枝獨秀。無論從增長還是就業角度看,美國經濟的復甦進展遠快過歐日經濟;無論從股市還是從房價看,資金對美元資產的信心遠強過歐日市場。甚至與中國經濟相比,美國在去槓桿上走得較扎實,似乎經濟不確定性更小和金融穩定性更高。

 

  次貸危機至今已有六年,危機的發源地美國居然率先脫困。儘管底層收入階層和低端房市仍面臨不少問題,美國放手讓房地產和勞工市場一跌,跌出了市場均衡價格,跌出了一片復甦的空間。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洲和日本,在結構改革上猶猶豫豫,在市場調整上遮遮掩掩,僅僅試圖通過貨幣政策來擺脫結構性困局,歐洲央行的「whatever it takes」和日本的安倍經濟學雖曾帶來一時的金融資產復甦,但是經濟復甦如夢幻泡影,無法持續。

 

  筆者不能不讚嘆美國在匯率政策上出神入化的玩法。危機前美國利用強勢美元,將大量結構性產品賣給世界其他國家。危機爆發後,美元迅速貶值,各國保險公司和銀行在恐慌中以跳樓價拋出美元資產。美元暴貶帶來歐元大幅攀升,觸發歐債危機。同時弱美元令美國出口增強進口減弱,貿易逆差大為改善。數年後美元走強,美國房地產復甦,海外資金重回美國,帶起美元資產升值,吸引更多資金流入美元區。而且,強美元使得能源進口更便宜,延緩了通脹的抬頭,讓聯儲的QE退出做得從容不迫。

 

  美元連升了11周,迎來佈雷頓森林協議破滅以來最長的持續升值期之一,而筆者看來這只是美元走強長週期的開始(當然中間會有反復)。

 

  美元升值的第一個邏輯,是聯儲率先開始加息,而歐洲、中國、日本的央行紛紛需要重回QE,儘管三國央行QE力度與方式不同以往,但是貨幣政策所顯現的不對稱性,勢必推高美元走勢。

 

  其次,歐洲、日本的領先指標顯示兩地經濟均有再陷衰退的風險,中國經濟的內在動力也明顯不足。從全球增長與需求再分配的角度看,允許其他貨幣稍微貶值來刺激出口,遠比聽任危機再燃的成本要低。

 

  再者,頁岩氣革命帶來美國能源供需格局大變,貿易逆差顯著減少。而且能源成本出現了結構性改善,令製造業重回美國,美元進入長期升浪底氣更足。

 

  美國為什麼此時此刻不反對升值?美國是消費大國,出口並非增長主力(危機時期另當別論)。強美元增強消費者的購買力,汽油價格走低尤其對低收入階層有利。海外資金流入刺激美國資產價格,對於消費信心和銀行賬面的幫助更有利於現時的美國經濟。而且強美元抑制進口價格,在聯儲逐步進入退出貨幣寬鬆政策的關鍵期,少一分通脹,少一份政策風險。

 

  美元迅速升值,可能進一步抽走世界其他地方的資金。美國在匯率政策上出神入化的玩法,或許沒有結束。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