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天氣乾燥】冬天皮膚爆拆,嚴重可變濕疹!常洗手、年老、慢性病患者屬高危

【天氣乾燥】冬天皮膚爆拆,嚴重可變濕疹!常洗手、年老、慢性病患者屬高危

健康解「迷」

  近日天氣轉冷,入冬後除要注意保暖,乾燥天氣致皮膚「爆拆」也不可輕視。有皮膚科專科醫生及中醫都提醒,當出現爆拆未必只是痕癢或脫皮般簡單,嚴重者可引致濕疹甚至細菌感染,如要預防爆拆除了勤塗潤膚霜,也可從生活細節等方面著手。

 

林旭強醫生

 

  本月初寒氣逼人,濕度更曾跌至百分之四十或以下。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旭強表示,爆拆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皮膚缺乏水份,一般以手板和腳板等外露位置最常見,而工作上常要洗手的人士如髮型師、護士等,他們較易出現爆拆情況,另家庭主婦亦同樣高危,「家庭主婦如沒有戴手套保護雙手,當經常使用洗潔精和洗衣液等,該些化學物品很易令皮膚水份流失及刺激皮膚,令雙手很乾出現爆裂,甚至有主婦手等問題。」

 

經常洗手年齡愈大 皮膚較易乾

 

  除了工作上因素,林醫生稱一些慢性疾病如腎病病人、銀屑病患者及濕疹病人,他們的皮膚也相對較乾易有爆拆;而一些A酸類藥物或降血脂藥物,也可導致皮膚較乾而出現爆拆。另外,因皮膚的水份會隨年齡增長而流失,故年紀愈大皮膚亦會相對較乾。

 

中醫陳俊傑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則表示,如果濕度太低、溫度亦低,因人體氣血內收,使運行皮膚的氣血減少,皮膚便會滋潤不足;另外氣血不足者因本身氣血不足,其表皮的滋養向來不足,便亦容易出現爆拆,而這情況亦非是長者獨有,「有些中年或青年人雖然氣血充足,但因工作忙、壓力大會令肝氣不暢,氣血運行不暢,這可比喻為水庫有水、但水喉有點塞,所以水才供應不足。」

 

宜多塗潤膚膏 沖涼水溫勿太熱

 

  此外,陳醫師稱,爆拆亦可因個人病史或體質引致,如足部常刮毛又有輕微損傷,反覆輕微損傷部位氣血會較不暢,就會較易乾燥;另外如曾做手術或外傷部位,因其氣血運行較差,都會較易乾燥而出現爆拆。

 

 

  當出現「爆拆」之後,林旭強醫生稱最重要是滋潤皮膚,一般建議一日應塗多次潤膚膏以滋潤皮膚,因如沒有好好處理爆拆情況,當皮膚愈乾便會有機會形成濕疹,此後會引起包括出紅疹、抓損、滲水甚至有感染時會有流膿的情況,嚴重者更會出現細菌感染,屆時或需服食抗生素治療。

 

沖涼時水溫太熱,會加劇皮膚乾燥問題。(iStock)

 

  除了勤塗潤膚膏作預防,林稱於天氣乾燥日子沖涼時,也要留意不可使用太熱燙的水,沖涼時間亦不能超過10分鐘;而沖涼後應要「印」乾皮膚而非用力擦乾,在「印」乾皮膚後應即塗上潤膚膏,以達最佳吸收的效果。

 

  陳俊傑中醫師則提醒,當濕溫度出現大變化時的前一兩天,就要比平日搽多一次潤膚膏;而因皮膚乾也和體質息息相關,故長遠應改善體質,如氣血不足者需休息充足,多做運動以改善氣血運行。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