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情惹禍】靠進食紓壓反更焦慮自責!4招戰勝「情緒化飲食」!

【疫情惹禍】靠進食紓壓反更焦慮自責!4招戰勝「情緒化飲食」!

曾欣欣
欣欣食乜嘢

  隨著政府推行避免社交接觸的措施愈來愈多,在家工作的日子也有所增加。打工仔開始擔心經濟及個人飯碗問題之餘,生活壓力、被逼留在家中、社交活動減少、孩子功課如常繁多等都容易導致情緒問題。很多時候,偶然進食喜愛零食及甜品等可以緩解一下壓力。但當偶然變成經常,或每次大壓力或不開心就找食物去作紓緩,或稱為「情緒化飲食」,出現飲食失控。壓力還未紓緩,反而已變成增加焦慮及自責。 

 

(圖片由作者提供)

 

1.留意原因

 

  最有效防止暴飲暴食的一個方法是要找出源頭, 有多個原因令你進食過多,包括受壓及苦悶。 

 

  當你進食次數及分量不自覺地增加得太多,請先冷靜下來,想一想進食是基於正常需要,還是其他原因?進食前感受一下自己心中所想,是因為壓力、苦悶、寂寞,還是焦慮?停一停,諗一諗,重新評估情況,有助你明白甚麼原因迫使你吃得太多,亦對避免將來出現暴飲暴食或有幫助。  

 

2.別把元兇放在當眼處

 

  儘管你不覺得肚餓,如眼前出現無法抵擋的零食誘惑,確令人不期然明明不肚餓都會去吃。研究指出,當我們看見零食,會刺激腦部負責調節制衡脈衝控制的紋狀體,會引致食慾增加,突然肚餓以致進食過量。 

 

  基於以上原因,所有對你來說屬於邪惡的食物,例如糖果、薯片、曲奇等,最好不要買回家;如果已經在家中的,一律收藏入櫃,避免視覺誘惑。最後你或會抵不住誘惑,但食量或已減少了。 

 

3.別節食

 

  壓力大的時候,就別再節食減肥。餓著肚子,食得不夠,為身體帶來更加多的壓力。壓力高,不但影響身體,還導致高血壓、脂肪囤積,很多時候最後反而吃得更多。如果擔心整天待在家中沒有運動體重增加,輕鬆地選擇天然食物,避開加工或即食食品,keep住現狀,疫情過後才再計劃減脂更適合。

 

4.用膳不要分心 

 

(圖片由作者提供)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訊娛樂,從手機到電視等多媒體,被先進科技包圍下,令我們已經夠忙碌的生活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煲劇或可有助紓緩生活壓力,不過最重要是專心用餐,不要邊吃邊煲劇,避免分心進食過量。

 

  嘗試在較少分心的環境下,離開手機、電視、電腦,全神貫注你眼前的食物,對於飢餓及飽肚的感覺要特別留意。用膳時候可與家人閒談,感恩為你煮食者所用的心機;嘗試用正面的情緒對待食物,學習不再用進食作減壓,與食物建立健康關係。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