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文職高危】WFH久坐易生痔瘡?持續大便出血、肛門癢痛應及早求醫

【文職高危】WFH久坐易生痔瘡?持續大便出血、肛門癢痛應及早求醫

健康解「迷」

  抗疫期間不少打工仔改為在家工作,久坐加上缺乏運動,恐增加患上痔瘡的風險。有專科醫生表示,痔瘡與血液循環有關,文職或洗碗工為「高危一族」,惟不少人卻常忽視問題,有患者更於2、3年後始揭發同時患有大腸癌,最終需切除肛門。

 

不少打工仔因疫情在家工作,坐下的時間隨時比在公司更長。(iStock)

 

  痔瘡是都市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早前有圖文作家便在網上透露,他與一眾創作者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眾人均同時患有痔瘡,相信與久坐的工作習慣有關。

 

文職人員屬高危

 

吳昊醫生

 

  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吳昊表示,由於痔瘡屬靜脈曲張的一種,與血液循環有一定關係,久坐、久蹲自然會誘發,故文職人員、洗碗工通常為「高危一族」,而常見病徵亦包括大便出血、肛門痛等等。

 

  他指出,患上痔瘡不少人會羞於開口,尤其女性更會諱疾忌醫。他坦言,除「10個男人9個痔」外,女性患上痔瘡機率同樣高企,若然曾經生育、盆腔肌肉較鬆、血液循環差者,其患病的風險甚至會比男性更高,愈拖病情會愈重,痔瘡愈長愈大,更會令痛楚加劇。

 

或同時患大腸癌

 

  如果患上痔瘡卻又漠視,拖延治療除令生活容易受影響外,更有可能錯過治理癌症的黃金時機。

 

  吳醫生指出,曾有一名年約60歲男病人,他持續大便出血多時,就醫後確診患上痔瘡,醫生曾建議他照腸鏡進一步檢查惟不果;該男病人在拖延長達2、3年後,始發現原來已患上大腸癌第三期,腫瘤達至8厘米大小,加上鄰近肛門,需接受手術一併切除,術後餘生需依賴便袋出行。

 

  吳醫生強調,痔瘡與腸癌可同時罹患,初期徵兆以肉眼亦難以分辨,不少人因痔瘡經常出血下,或容易忽視其他身體警號,籲大眾如遇上持續大便出血、肛門痕癢、疼痛時便應及早求醫,切勿拖延。

 

中醫陳俊傑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則指出,在中醫角度而言,痔瘡屬於中氣下陷、氣血不;近月疫情嚴重,不少病人求診時均會提到類似問題,反映疫下「由朝坐到晚」的在家工作模式,或令病情加劇,而中醫的治理方法,則包括袪瘀和補中氣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