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坐月恩物】產後調理必飲陳皮炒米茶!香甜兼補中益氣,助身體加速復原!(附製法)

【坐月恩物】產後調理必飲陳皮炒米茶!香甜兼補中益氣,助身體加速復原!(附製法)

中醫話

  十月懷胎不容易,但孩子呱呱墜地後,考驗才剛剛開始。媽媽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才能迎接未來種種挑戰,而坐月就是關鍵時刻,能否讓元氣大傷的身體復原如初,甚至改善原本體質,就看這4至8星期坐月是否坐得正確。不管你是剖腹還是順產,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坐月期間,不能馬虎,進補少了或多了,都是傷身。行醫多年,遇過不少媽媽在網上自修或聽從身邊親朋的意見,跟著一份隨手拿來的餐單去吃,卻不知道那些食物是否適合她食用,結果身體反而差了,急急前來求助。

 

分辨體質選出最佳補身餐單

 

  想避免這個情況,緊記剛剛生完孩子,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在中醫角度,這段時間屬於血瘀和氣血兩虛的體質。因此坐月期間,所有寒涼、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都碰不得。然而,並非所有產婦都適合大補,進食補品時必須按步就班,食用過量反而會「虛不受補」,可出現喉痛、口乾、煩躁、失眠等問題。

 

飲炒米茶助加速復原

 

  至於實際餐單如何,我們就從最基本的炒米茶開始說起。

 

  坊間常謠傳:坐月期間不能喝白開水,只能喝代茶?其實不然,多飲水對身體並沒有壞影響,惟產後元氣大傷,不宜受寒,更不能傷胃,因此只能喝溫水。而普通溫水淡而無味,媽媽又要戒口,長期口淡淡,才以茶代水。而眾多代茶當中,最推介炒米茶。炒米茶不但能補中益氣,配搭不同的食材更是香甜可口,對身體加速復原也很有幫助。

 

  在西方營養學角度來說,營養素在體內必需經由水份運送至身體各分部進行代謝。溫水有助穩定體內的恆定狀態,促進產後的身體修復,而米及陳皮所含的水溶性營養素及某些植物性化學成分也必須有水溶才能釋出,所以炒米茶是一種富含營養而又甘甜飲料,是產後媽媽調理餐單中不可缺少的茶療。

 

配搭不同食材,味道營養各有不同

 

  炒米茶的做法很簡單,用白鑊把白米細火慢炒至金黃色後放涼,然後以密封瓶盛起備用,每天拿2至3湯匙的炒米煮茶,每次可炒7天分量。產後初期最好只加入陳皮煮炒米茶,待惡露漸清後,可漸漸加入一些藥材加強補益氣血的效果。

 

  至於應焗茶還是煮茶,就應以配搭的中藥材而決定,例如黨參、淮山、蓮子,這些較為厚實堅硬的藥材,需要煎煮1小時左右;然而桂圓肉、枸杞子和紅棗等則可以用燜燒杯沖焗15分鐘便成。米茶必須每日新煮,不要隔夜。

 

  坐月第5周起,產婦煮茶時可不用放炒米,直接針對身體的狀況,以不同藥材配搭出各式補身茶,例如需要去水腫和健脾,可以煮黨參水;想要更多的補充氣血,可用黨參南棗水或三棗茶等。飲用前先了解自己體質,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皮炒米茶

 

材料:陳皮1角、炒米3湯匙、水12杯

 

製法:

  1. 煲中注入清水,冷水放入陳皮煮開後加入炒米。

  2. 煮30分鐘後把所有材料連水用保溫瓶盛起,供全日飲用。

  3. 水飲盡後可再加熱開水焗茶至無味為止。

 

功效:理氣健脾,溫中養胃

宜:適合產婦及手術後服用

 

註册中醫師佘曉怡畢業於香港大學,獲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學碩士學位。佘醫師致力推動醫食同源的養生文化,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教授養生、美容及藥膳等証書課程,並身兼國際中醫學膳自療學會暨藥膳學院院長、國務院國資委頒授高級藥膳師及國際中醫針炙解剖學會創會會長等職務,透過各種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養生及治未病的內經精神。(圖片由作者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