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10/2014

央行動作多發 歐債風險有限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風險資產海洋的價格大起大落持續著,不過風向就轉了。上周資金依然擔心全球通縮風險,美國的CPI數據和歐洲的生產數據令全球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霾,中國的增長略好過預期,不過仍是近年來最乏力的。資金依然擔心央行政策不得要領,聯儲成員言語溫和,英格蘭銀行會議紀要亦頗為鴿派,中國人民銀行再向銀行注入流動性,市場情緒稍有緩和。希臘國債利率震盪之後回落,但是歐洲如何處置希臘政治僵局、如何面對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如何推行資產購買計劃,不確定性的確存在。美元經過一輪回調之後重拾升軌,為石油、商品帶來壓力,連沙特宣佈減產也無助布倫特石油價格的滑落。但是上周最重要的是,去風險、去槓桿浪潮漸失動能,資金重臨風險資產,美國股市走出今年以來最大的單周升幅,S&P自從九月高峰累計下跌9.8%,一輪反彈後現在距離頂峰只差不到百分之三了。同時資金流出美國和德國國債市場,債息回升。美元走強,黃金回軟,鐵礦石價重跌,銅價見好。

 

  希臘是近來市場動盪的一個重要原因,觸發市場擔心歐債危機重演。筆者認為南歐不少國家面臨政治不穩定、執政黨實力不足的問題,不過歐債危機再燃的可能目前看來並不大。如今與2011-12年時候相比最大不同,在於歐洲重債國全部由經常項目逆差轉為順差,多數國家財政狀況明顯改善;房價和服務業價格下調,成本下降。基本面的改善,降低了沽空歐元和歐豬債的值博率。同時歐洲央行在支持這些國家上的態度更鮮明、政策工具也較完備。目前筆者可以想像得出的歐債危機觸發點有三,1)ECB決定不推出QE,2)德國要求意大利加入OMT才能啟動QE;3)希臘自主退出歐元區。這三種可能均存在,不過筆者相信在一起的概率也不超過10%。

 

  近來市場對各大經濟體央行的政策取態和步調,意見分歧較大,而且不時地自己嚇自己。各國經濟情況分歧,增長、就業和通脹數據均存不確定性,央行在政策決策上透明度降低,言論上多反復其實很正常。筆者認為,美國聯儲在結束資產購買上沒有太多的懸念。甚至加息也面臨政治壓力,箭在弦上,相信初次加息在明年第二季度,隨後的加息頻率則取決於數據的發展。在本周的FOMC會議上,預計購債計劃正式停止,「considerable time」的字眼或許繼續出現,不過聲明內容的其他言辭可能作出調整,為決策層清出政策騰挪的空間。

 

  本周市場聚焦於央行:1)歐洲央行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公佈後的市場反應;2)聯儲是否終止購買債券以及對加息言論的調整; 3)日本央行經濟展望中對增長和通脹預測的下調。在美國,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長達到3%;耐用消費品訂單在上幾個月大幅波動後持穩微增。密執根大學消費信心回升,二手房銷售持平。聯儲週三開會。在歐洲,德國IFO料顯現企穩。歐元區十月經濟信心可能再降,核心CPI就持平。在亞太區,日本九月工業生產微增,CPI放緩。週五日本銀行政策聲明預期變化不大,不過其經濟展望報告則估計會有對增長和通脹預測的下調。

 

   (本周記每週六刊出,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