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為食惹胃病 按按穴位可解決!

為食惹胃病 按按穴位可解決!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剛歡度完中秋,食腳意猶未盡,繼續日日組隊大吃特吃,結果,出事了!

 

  晶晶大清早致電:「老友,假期有沒有離港渡假?」

 

  我答:「沒有。」

 

  晶晶續:「今日有開診嗎?」

 

  我答:「當然有。」

 

  晶晶嘆一口氣:,並道:「那就有救了,給我留位吧,急於找你救命。」

 

  我爽快答應。果然,不出2小時,晶晶皺著眉頭苦著臉出現了。

 

  我問:「發生甚麼事?」

 

  晶晶手按脘腹,抬起痛苦面容,並道:「我胃好痛,吃止痛藥不效,今天假期完結正式上班,但胃痛得要命,所以取消了所有會議,前來求救。」

 

  我替晶晶詳細診斷,晶晶微笑地問:「老友,抵我取消所有工作老遠跑來找你救命,區區胃痛你都那麼詳細認真。」

 

  我答:「我是醫人命不是醫疾病,我重視的不是疾病而是人。其實胃痛,中醫病名是胃脘痛,又稱胃氣痛、心窩痛等,是指上腹或心窩處發生疼痛的一種病症,痛時可以牽連肋背或兼見嘔吐、吐酸、形寒、便黑及大便不正常等現象。現代醫學認為胃痛是急慢性胃炎、胃痙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胃癌等病的主要症狀,其實大部份的腸胃道疾病或肝,膽,胰的病變,都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切忌誤診。」

 

  晶晶續:「對呀,近日股市風高浪急加上週一香港假期停市,所以近日也見心跳心慌,不知道是否已嚇得個心臟病來或只是胃痛,我們沒有醫學根底的,怎判斷?」

 

  我答:「鑒別診斷心臟病和胃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容易區別。但是,實際上兩者相混淆的現象並非罕見,以致延誤診斷或者盲目治療時有發生。心與胃各司其職,功能不同,且分別位於胸、腹腔內,但是,兩者僅隔一肌(膈),同受植物神經支配,患病後又常以疼痛為主要表現,如不細緻區分,即有混淆之虞。因此,熟識心臟病與胃病疼痛的各自特點實屬重要,當然也要參考其它症狀。

 

  胃病,常在中年之前起病,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疼痛多由進食不當,如飲食無度、過吃冷、硬、刺激性食物等,或因氣候驟變誘發。疼痛發生的部位在上腹胃脘部,性質似燒灼感帶悶脹,平素多有返酸、噯氣現象。發作時,一般不影響正常活動,病情常纏綿數日以至數周。病人多喜上腹部保暖,如用手按壓上腹可產生疼痛。

 

  心臟病所致的疼痛,主要見於冠心病。疼痛常因勞累或情緒緊張激動引起,疼痛部位在胸骨後,性質如刀割,有壓榨感、沉悶感,且可竄至右上肢內側或頸、背部,常伴有心悸、短氣、汗出,迫使患者停止活動,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經休息或用藥,可暫時緩解。多數人具有反覆發作的病史。」

 

  晶晶問:「那你坦白告訴我,我的疼痛是心臟病還是胃病?」

 

  我答:「你的,當然是胃病,是由為食引起的胃病。」

 

  晶晶皺眉不解。我續:「導致胃脘疼痛的原因,通常分為四個証型:

 

脾胃鬱熱:

  進食五味過極、辛辣無度、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酒如漿,傷脾礙胃,蘊濕生熱,阻滯氣機,以致胃氣阻滯,不通則痛,皆可導致胃脘疼痛,伴有灼熱感、泛酸嘈雜、煩躁不安、口渴、小便黃赤或便秘,為熱毒鬱積中焦,氣機不暢。治宜清熱行氣、止痛。

 

肝胃不和:

  脾胃的受納運化,中焦氣機的升降,有賴於肝之疏泄,《素問,寶命全形論篇》所說:「土得木而達」即是這個意思。所以病理上就會出現木旺克土,或土虛木乘之變。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鬱氣滯,橫逆犯胃,以致胃氣失和,胃氣阻滯,即可發為胃痛。胃部脹痛或牽連至肋背部,噯氣吐酸、口苦咽乾、煩躁易怒,多見於情志波動之後發作,為肝氣犯胃。治宜疏肝理氣、止痛。

 

脾胃虛寒:

  脾與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納運化水穀之功。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胃之受納腐熟,賴脾之運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於脾,脾病常累及於胃。若素體不足,或勞倦過度,或飲食所傷,或過服寒涼藥物,或久病脾胃受損,均可引起脾胃虛弱,中焦虛寒,致使胃失溫養,發生胃痛。患者可伴有進食後痛減、嘔吐清水、食少神疲且乏力;嚴重者手足不溫和大便稀溏。治宜溫中和胃,止痛。

 

瘀血內停:

  多見於久病者,若氣滯日久,血行瘀滯,或久痛人絡,胃絡受阻,或胃出血後,離經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內停,胃絡阻滯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胃痛如刀似割,進食后疼痛加劇,痛處不移、拒按,或見嘔血、黑便。治宜活血化瘀、止痛。

 

  所以,不同原因的胃痛,也有其對應的醫療方法,並非止痛藥一粒便能解決問題。」

 

  晶晶說:「怪不得我服藥無效。那可怎樣處理?」

 

  我答:「做做微運動,先按按穴位吧!

 

內關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中脘

 

  位於肚臍上正中線五橫指處(約4寸)。對各種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臍裝著涼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氣衝心而感到的胸悶等,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足三里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以上穴位,揉按至有酸脹度為佳,每日3次,每次30壓,連按7天。若指力不足未達到理想之效,可針灸或磁療以上穴位。」

 

  我續:「除了治療外,平時亦要注意預防與調攝。中藥、針灸及磁療治療均對舒緩胃痛及其伴隨症狀有很好的效果。常有胃痛症狀者,可就醫進行完整檢查,切勿慣用消炎止痛藥,以免加重胃部負擔。要重視生活調攝,尤其是飲食與精神方面的調攝。飲食以少食多餐,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原則,不宜飲酒及過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飲食,暴飲暴食,或饑飽無常;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及情緒緊張;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病情較重時,需適當休息,這樣可減輕胃痛和減少胃痛發作,進而達到預防胃痛的目的。」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