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廁所去唔停】五成中年男人有尿頻困擾?腎虛、骨盆歪斜係主因!

【廁所去唔停】五成中年男人有尿頻困擾?腎虛、骨盆歪斜係主因!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學生們已經考試完畢,作為老師的我,批卷後十分安慰,皆因學生們的成績全部過關,感謝學生們的努力之餘也給自己一個奬勵,好,報個芭蕾舞班跳跳舞,從而滿足一下自己的學習慾。

 

  在芭蕾舞班巧遇禪柔班的同學,既然那麼有緣,決定下課後一同午膳,增進聯誼。我們選擇嘆個中茶,吃吃點心,享受著輕鬆的午餐。但輕鬆的彷佛只有我一人,皆因見同學總是離座跑洗手間去,甚為勞動。

 

  同學尷尬地問:「遇上你正好,有些難以啟齒的身體問題,實在要請教一下!」我說:「請講。」同學續:「就是尿頻的困擾。已見過醫生,並非尿道炎,就只是尿頻,其實是甚麼原因?有危機嗎?」

 

尿頻的定義: 

 

  • 白天跑廁所8次以上

  • 沒有大量喝水但一個半小時就去一次廁所

  • 睡眠中會起床上廁所一次

  • 實際檢測,尿頻的人與正常人相比,大約只要到三分之一的尿量,就會產生尿意。

 

頻尿與臟腑老化和骨盆歪斜有關

 

  隨著年齡增長愈容易產生頻尿困擾,50歲以上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頻尿困擾,其中雖然有2成是大腦問題導致的疾病,其他8成則是臟腑失調導致,腎虛便是其中之一。年紀愈大,膀胱好像也愈來愈不中用,動不動就想跑廁所,對於出門遠遊、看電影都心存一絲畏懼,害怕想上廁所時的窘境?

 

 

  除了心因性的壓力外,尿頻也跟神經變得敏感有關。通常,尿意進去膀胱後,膀胱會開始膨脹,而達到一定的量後,就會從神經傳遞訊息到大腦,讓身體感覺到尿意。然而,隨著老化,腎陽虛弱,腎陽氣是維持荷爾蒙睪固酮和血管彈性的重要關鍵,若是睪固酮分泌減少,可能會讓血管變硬,導致動脈硬化、血流量減少,而膀胱也會因為血流量減少而受損,造成尿頻問題。

 

  因此,頻尿可能不只是單純的老化,有可能和動脈硬化有關,而動脈硬化可會引發腦梗塞、心肌梗塞等嚴重問題,務必多加留意。腎陽虛同時會讓神經反應過度敏感,即使只有一點點的尿液,也會立即的發送訊號,也就是說,尿頻其實是由於腎虛而出現神經失調。 

 

  除了年紀增長以外,括約肌鬆弛、糖尿病患使用利尿劑等,也是常見的尿頻原因。夜間尿頻除了引發失眠、睡眠品質下降等問題,還可能會造成腎臟功能、心臟功能衰退,引發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建議平常就要留意水份攝取量,並避免過多攝取利尿飲品,例如咖啡、濃茶等。 

 

  聽到是神經的問題,也許會覺得很嚴重,而膀胱周圍的神經其實還繼續往下延伸到腳底,這條神經不只控制著膀胱、尿道和肛門,也是控制腳趾頭動作的肌肉。而在腳踝周圍,是這條神經最靠近皮膚表面的位置。 因此只要刺激這裏,就有改善神經錯誤訊號的可能性。歐美實驗對腳踝周圍以針灸和電療治療,有6~8成的患者因此而改善了尿頻。其實就是針刺和艾灸三陰交,透過刺激三陰交穴道,能直接刺激到神經,幫助改善尿頻。 

 

  針灸三陰交還對身體有許多好處,虛寒最容易影響到遠離心臟的手足末梢,而三陰交穴對此具有改善的效果。三陰交位於腳踝內側四指上方的位置,針刺佐以艾灸,能改善虛寒,平衡荷爾蒙,緩解生理痛,此外對於更年期症狀、貧血以及化瘀都十分有效,是對女性十分有益的保健與治療方法。

 

  另外,與年齡無關而造成尿頻的原因之一,就是骨盆歪斜。女性在生產之後,骨盆本就容易歪斜,一旦骨盆歪斜,骨盆裏收納的內臟器官就會偏移原本應在的位置,接著壓迫到膀胱、尿道,因而容易引起頻尿、尿失禁、排尿疼痛等排尿問題 。 除了因為生產後、年齡增長,肌肉力量較容易衰退之外,很容易被忽略的是脊椎側彎和平常的姿勢不正,坐著的時候只有淺靠椅背、癱在椅子上,腰部沒有支撐,就會導致骨盆向後傾甚至變形,其中的內臟器官位置偏離,就會壓迫膀胱、尿道,引起排尿問題。 

 

  想要解決排尿問題,應先解決骨盆歪斜,讓內臟器官能回到原本的位置,就能迅速改善。實際上調整骨盆之後,有許多原本排尿總是滴滴答答的人,變得能順利排尿,原本有頻尿問題的人,也減少了頻頻上廁所的次數。 

 

  調整骨盆的方法,最簡單就是手法復位,在無痛、無創傷和無導入的情況下,以人手輕輕鬆鬆的解決問題。」

 

  同學大喜:「遇上你,看來聖誕可以放心外遊了。」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