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消委會報告】素肉被驗出動物成分!營養師4招避開高脂高鈉陷阱

【消委會報告】素肉被驗出動物成分!營養師4招避開高脂高鈉陷阱

健康大晒

  素食主義大行其道下,近年市面上愈來愈多素肉推出,除了滿足素食者的口腹之欲外,亦透過口感、味道與真肉無異的素肉,鼓勵肉食者加入素食行列。不過,消委會今日發表報告指,市面上有12款素肉樣本被驗出有動物基因或動物來源成分,另外有6成的測試樣本高脂或高鈉。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吳耀芬Kathy教消費者挑選健康素肉,以免吸入過多的鈉與脂肪。

 

  消委會去年11月至12月,抽查市面上35款標示含有大豆或大豆相關成分的預先包裝素肉,包括4款素丸、7款素肉/素扒、7款素海鮮、8款素火腿/素腸和9款素家禽。結果顯示,12款樣本驗出有動物基因或動物來源成分,其中4款包裝上的標示與測試結果不符。

 

素魚蛋驗出豬及魚基因 3款奶素產品含有蛋成分

 

  消委會在「Saturday」素魚蛋中,檢驗出豬及魚的基因;雖然其包裝上標示「本產品的部分工序於一般合格食品工場中進行代工,如有疑慮:不建議食用」,但未有明確指出製作工場是否同時加工肉類,存有交叉污染的風險,消費者有機會誤購。代理商回應指,生產素魚蛋時並無添加任何肉類,但使用的生產設備用作生產一般肉類,未能確保過程中不會出現交叉污染的風險。

 

「Saturday」素魚蛋被驗出有豬及魚的基因。(網上圖片)

 

  另外3款標示為「奶素」的樣本則檢出雞蛋成分,包括「無肉良品」素熱狗、「齋心」素火腿(雞肉口味)-雞肉素火腿和「松珍生技」日式燒鰻。消委會認為素肉驗出動物成分,有機會因生產商使用了動物成分製成的調味料或配料,或以雞蛋白作黏合劑,又或生產線受到動物性原料交叉污染所致,強調生產商有責任確保素肉產品不含奶蛋之外的動物基因或來源成分的原材料,也應使用獨立生產線及選用植物製成的調味料等。

 

素肉不等於健康 6成樣本高脂或高鈉

 

  很多人為了健康而茹素,然而是次結果顯示,素食不一定健康。消委會在素肉樣本中,發現近6成樣本的鹽含量超標,包括所有素丸樣本和7款素火腿/素腸,當中含量最高的是「川之素食」素蒲燒鰻魚(日式素醬汁),每100克含855毫克鈉,進食半包(100克)已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鈉上限(2000毫克)近43%。

 

  每100克含有超過20克總脂肪,就屬「高脂」食物,是次測試中,有2款素肉屬高脂食物。以「新月牌」素鴨(迷你裝)總脂肪量最高,含24.7克,其次為「味齋素食」素羊肉,總脂肪含量22.9克,進食略少於半包(100克),已達世衛每日攝取量(66克)近4成。消委會建議烹調素肉時,應盡量不額外加入調味料,以免攝取過多的鈉和脂肪,長遠對健康構成風險。

 

「新月牌」素鴨(迷你裝)總脂肪量最高。(網上圖片)

 

下頁︰營養師教揀健康素肉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