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回歸辦公室】打工仔又要逼車!醫生教搭車提防8個病菌「重鎮」!

【回歸辦公室】打工仔又要逼車!醫生教搭車提防8個病菌「重鎮」!

健康大晒

  本港新型肺炎確診病例「破百」,且未有遏止的迹象,但公務員與私人機構已陸續復工,打工仔重回辦公室工作,意味重返「逼巴士」、「逼地鐵」的日子。巴士、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每日接載大量乘客,大批人逗留在封閉的乘車空間一段時間,令公共交通工具成為高危感染場所之一。為免中招,打工仔搭車有甚麼要注意?一齊聽聽感染與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的意見吧!

 

  林醫生指,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靠飛沫與接觸傳播,平日乘車,大家都已習慣戴口罩,即使有帶病者咳嗽,口罩基本上已能阻擋大半,未必需要擔心飛沫傳播;反而大家比較易忽略間接接觸:即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到病菌依附的物件。

 

病毒最常依附在金屬塑膠表面

 

  病毒離開人體後會依附在物件表面一段時間,尤其是平滑的表面,如金屬、塑膠等材質,可能依附數小時甚或數天。林醫生指這些材質於交通工具上頗常見,如地鐵的扶手柱、小巴樓梯的扶手等,這些人人都有機會接觸的地方,有較高風險成為病毒的藏身處,愈多人接觸,風險就愈大!

 

  根據林醫生的講法,讓編輯盤點交通工具中最高危病菌藏身處,大家要小心提防!

 

  1. 車廂扶手:無論乘搭巴士或地鐵,站立的話基本上都會接觸到扶手,就算在疫症期間盡量不用扶手,當車加速或急停,大家最自然的反應,就是握實扶手!所以扶手實屬高危!扶手都有分直立與頭頂上的扶手環,大部分人都習慣握緊直立的扶手柱,反而較少人接觸扶手環;因此相對而言,扶手環的藏菌風險較低。

 

 

  2. 車內玻璃:很多人搭車時習慣靠著巴士的玻璃窗或地鐵的玻璃間隔小睡,我們的頭髮藏有不少病菌或污穢物,這些看不到的病菌有機會依附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當「上一手」乘客挨過後,你再靠在上面,就有機會將病毒沾上身。

 

  3. 八達通機:無論是乘搭地鐵、巴士、小巴甚或電車,大家都會用八達通付車費,病菌就有機會從八達通轉移到八達通機上面;大家上車拍卡時,不妨預留一些空間讓八達通機隔空感應,減少兩者直接接觸。

 

 

  4. 巴士——下車鈴:乘搭小巴可以向司機叫「有落」,但坐巴士除非坐到終點站,否則少不免會按下車鈴,都有機會接觸到病菌。

 

  5. 巴士——停泊輪椅處:輪椅處有一張軟墊用作固定輪椅位置,但當沒有輪椅時,就會成為乘客靠著的地方,衣服自然而然會接觸到不少病菌,與地鐵上的玻璃間隔一樣,成為病菌依附的地方。

 

  6. 巴士站——欄杆或座位:部分巴士站設有遮蔭處,還有座位方便候車人士,這裏的欄杆和座位每日都有無數人接觸,卻較少人清潔,應該減少接觸。

 

  7. 地鐵——月台電梯扶手:從地面到月台,一般都需使用扶手電梯,電梯的扶手就有很多人接觸過,也是病菌溫床。

 

  8. 地鐵——入閘機:很多人都會用手推動入閘機的轉臂,這也是高危地方之一,可以轉用闊閘機入閘,減少接觸轉臂。

 

重點中的重點:勿以手摸口鼻!

 

  數來數去,基本上交通工具上的任何地方都可成病菌藏身之處,那麼豈不是連交通工具也不能乘坐?林醫生表示,其實關鍵在於戒掉以不潔雙手接觸口與鼻的壞習慣;雙手有多骯髒也不重要,我們始終會洗手的;但即使洗手次數有多密,都會有疏漏,一接觸到口與鼻,就有機會將病毒帶入體內。相反,若因擔心在公共地方接觸到病菌,即使搭車跌倒也拒絕緊握扶手,那就矯枉過正了。所以接觸完公共物件後緊記洗手,並且避免摸口鼻;如果擔心的話,用紙巾或手套包著雙手再接觸公共物件,也是可行的方法。

 

  林醫生亦特別提醒家長,要提點小朋友搭車時別「手多多」到處摸;他曾見過有小朋友一上車就整個人緊抱扶手,其實這很容易沾染到病菌。雖然現時小朋友的新型肺炎感染人數較少,但不代表他們不會受感染,或許只是徵狀較為輕微而未被察覺;這樣反而有可能傳染家人,所以家長與子女外出時,要避免子女到處觸摸公共物件。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