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臭狐來襲】「油耳」原來是臭孤徵兆!專家建議8種治臭狐方法

【臭狐來襲】「油耳」原來是臭孤徵兆!專家建議8種治臭狐方法

健康解「迷」

  炎炎夏日汗量大增,如伴有「臭狐」更顯尷尬。有專科醫生指出,臭狐是來自大汗腺的分泌物與細菌接觸後產生異味,「油耳」更是徵兆之一;又提醒臭狐非「男士專利」,曾有20多歲女士求診,如情況較嚴重者,可選擇較低風險的激光脫毛或抽脂手術。

 

林嘉雯醫生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解釋,多汗不等於臭狐,人體分為小汗腺及大汗腺,前者受溫度、情緒、食物等影響而排汗散熱,汗腺布滿全身,後者則會分泌出含胺基酸、蛋白質的液體,並與表皮的細菌接觸後,分解出具有特殊臭味的脂肪酸及阿摩尼亞,產生異味,俗稱「臭狐」,且局部集中在陰部及腋下。她續說,患者另一特徵會有「油耳」,耳垢濕黏。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出,大汗腺受荷爾蒙影響,因此一般要在青春期後才會出現臭狐,不分男女。林嘉雯稱,曾有20餘歲的女士求診,受臭狐困擾多年,需定期塗抹殺菌清潔劑及抗生素才改善。

 

嚴重可考慮用微波止汗

 

  陳湧則稱,症狀輕微患者,可於皮膚乾燥時使用止汗劑,或注射Botox肉毒桿菌,但效果只能維持半年至1年,且費用不菲,故建議採用微波止汗,原理是以微波能量「叮」走汗腺,術後可減少80%汗水,解決異味問題。

 

  林嘉雯補充,激光脫毛及抽脂手術亦是較低風險方法,因毛髮會令細菌滋生,而抽脂的過程中,可同時將汗腺抽出,傷口較細,可達80%效果。陳湧則稱,最嚴重者可考慮較高風險的外科手術,包括切除交感神經,使用內窺鏡在背部經胸膜進入切除,但術後會出現代償性出汗,即在身體其他部位如手、背等大量出汗。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