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年度體檢】拆解體檢常見的9項檢查!哪些項目屬不必要?哪些易現「假陰性」?

【年度體檢】拆解體檢常見的9項檢查!哪些項目屬不必要?哪些易現「假陰性」?

健康大晒

  體檢「套餐」五花八門,A餐、B餐怎麼揀?體檢單張上一系列的醫學術語、細胞器官、疾病名稱,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非常陌生,到底這些檢查項目在驗甚麼?這些測試又是否針對自己需要呢?

 

  很多人以為體檢化驗項目愈多就愈抵,但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體檢計劃最重要針對個人需要,忌抱有驗得愈多項目愈划算的心態,驗身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消委會過往曾發現部分體檢計劃將檢查項目分拆成單一項目,使消費者誤以為驗得很多項;亦有長者體檢計劃將基本的檢查項目列作附加收費項目,卻未有包括一些需要性較高的檢查。

 

Read more: 【年度體檢】身體檢查項目愈多愈好?邊啲項目一定要驗?醫生:盲目檢驗嘥錢嘥時間

 

  在購買任何服務前,消費者都應充分了解服務詳情,並且按自己需要選擇。消委會曾拆解長者體檢計劃常見檢查的作用,部分檢查為所有年齡的體檢項目,並不限於長者,在接受體檢前不妨多作了解。

 

1. 血液化驗

 

  血液化驗是體檢計劃常見的基本檢查,常化驗血全像/全血計數、紅血球沉降率、血脂、空腹血糖等項目,藉此了解病人有沒有血液疾病(如貧血)、糖尿病、膽固醇等情況。

 

  所有化驗項目的結果和分析都需配合醫生的臨床評估和跟進,不能一概而論,如正常的全血分析報告在有臨床懷疑的情況下,不能排除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而紅血球沉降率是診斷風濕病的參數之一,但同時與多種疾病相關,需要結合病歷和病症才能作出準確的診斷。

 

 

(iStock)

 

2. 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測試常檢查「肌酸肝」、「尿素」、「鈉」和「鉀」等參數,測試腎臟是否正常運作。患高血壓、糖尿病、尿道問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長者較需接受全面的腎功能檢查。

 

3. 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測試基本由「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鹼性磷酸酶」及「總膽紅素」的數值組成,而肝功能概況的其他相關項目測試包括「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透過檢查肝臟產生的酵素、蛋白質、代謝物水平,可了解肝臟有沒有異常情況。建議乙型肝炎帶菌者、有飲酒習慣、有代謝綜合症病史等的長者接受全面的肝功能檢查。

 

4. 大便隱血檢查及常規檢查

 

  大便隱血是針對大腸癌的篩查試驗,50至75歲人士可考慮接受測試。如有貧血或肝膽問題等,醫生會安排檢驗「大便寄生蟲」,但一般情況下不會為無病徵人士安排檢驗。

 

5. 尿液分析

 

  透過檢驗尿液中有沒有異常物質,評估泌尿系統有否損傷、發炎或功能異常,若結果異常或反映尿道感染、腎病、糖尿病等疾病。長者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進行微量「尿蛋白」或「蛋白尿」尿液檢查,有機會可更早發現腎病。不過尿液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有機會受採樣方法、尿液稀釋度和測試方法等限制。

 

6. 骨質密度檢查

 

  檢查有否出現骨質疏鬆情況。現有評估骨質疏鬆症較常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超聲波儀器」,只有前者符合世衞診斷骨質疏鬆的分類標準,而定量超聲波只可用作骨質密度的初步篩檢方法,不能用作確診工具。部分測試會加入血液檢查,化驗鈣、磷、鎂、維他命D等數值,屬於補充檢查,同樣不能用作診斷工具。長期服用類固醇或一些影響骨骼新陳代謝藥物人士,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應否接受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檢測,以診斷是否患骨質疏鬆。

 

 

接受骨質疏鬆檢查前,宜先經醫生評估,了解是否有需要。

(iStock)

 

7. 痛風症檢查

 

  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普遍過高,因此體檢常測試尿酸濃度評估有否患有痛風。然而並非每一位尿酸過多人士都是痛風患者;事實上,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在急性痛風發作時會一般會較低。因此需配合詳細病歷、臨床檢查以及尿酸測試,才能正確診斷痛風。

 

8. 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

 

  一般情況下醫生不會幫毫無病徵人士做關於關節炎的血液檢查,因為相關指數可在其他非關節炎的情況出現。

 

9. 採用醫學儀器檢查

 

  此類檢查最常見的有「靜態/動態心電圖」和「胸肺X光」兩項,心電圖檢查心臟通電情況以評估心臟有沒有異常,而胸肺X光主要檢查肺部內任何可見的腫塊存在;然而兩者分別用作冠狀動脈疾病和肺癌篩查的成效低,出現假陰性的機會率高,不建議用作相關疾病的篩查工具。另外,進行X光檢查的過程會釋放電離輻射,可能損害身體,應在醫生認為有需要的情況下才進行拍胸肺X光片。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