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大熱天時,為何手腳還是凍冰冰?中醫:手腳冰冷不是病,是病態!你屬哪一類體質?

大熱天時,為何手腳還是凍冰冰?中醫:手腳冰冷不是病,是病態!你屬哪一類體質?

中醫話

  冬季天氣嚴寒,手腳冰冷是常事;雖說女人是水造的,但現值盛夏,不少女士仍手腳凍成冰,到底是怎麼回事?排除一些慢性疾病所致的手足冰冷,如貧血、低血壓、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等,經常手腳冰冷是病,還是所謂「亞健康」?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師王慧慈爲大家解構造成手足冰冷的醫理體質。

 

  王醫師表示,手腳冰冷嚴格來說不是病,而是病態。人體靠氣血來溫煦,維持正常體溫,四肢與心臟距離最遠;如果氣血推動力不夠,便不能到達手腳,繼而出現長期手腳冰冷的情況。所謂女子應「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可是手腳冰冷的女士們常伴有腰背痠冷、小腹脹痛、月經不調、水腫虛胖、臉色發白,皮膚暗啞、便秘等問題。

 

陽虛體質多畏寒

 

  如果在穿著保暖衣物後,仍然感覺手腳有寒意,就應該注意是否出現了中醫所說的「陽虛」體質。陽氣乃生命之本,是受之於父母的先天之氣、後天的呼吸之氣及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之氣結合而成的氣,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的重要作用。若陽氣不足,無法運達至手腳等肢體軀幹的末梢部位,便會出現畏寒、手腳冰冷等現象。因此,緩解手腳冰冷的方法就是補「陽氣」。

 

虛症、實症:氣血兩虛、脾陽不振、肝氣鬱結

 

  王醫師指,除了陽虛之外,根據症狀不同,中醫認為手腳冰冷還可能是由於一些虛症、實症所造成的。虛症方面,氣血兩虛、脾陽不振和脾腎陽虛都能引發手腳冰冷,而且不分季節變換和心情都會出現。實症方面,則有可能是感受寒邪導致氣血淤積和肝氣鬱結。前者指受涼時四肢冰涼,顏色青紫,嚴重時甚或覺得疼痛。 後者指平常情緒不穩,心情抑鬱時出現手足不溫,心情平復後症狀可消失。

 

夏天背心短褲加劇狀況

 

  當然,手腳冰冷不全是因為體質、疾病所造成的。很多愛美的女性一到夏季便急不及待穿上迷你短裙背心,即使在空調房中也不加添衣物。因此,女士們可首先想想是不是穿得太少了?注意穿衣保暖是手腳冰冷調養的第一重點。

 

調理可多吃黑色食物

 

  黑色食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胃腸功能,可改善怕冷狀況,而且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消除體內的活性氧,減少細胞受到破壞。不僅有助平衡內分泌及抗衰老,在中醫角度看,最重要的具有補腎暖身的功效,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好的食物,大家可以考慮多吃黑米、黑棗、黑豆、黑木耳等黑色食物。

 

(iStock圖片)

 

  此外,運動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使血液循環暢通,促進新陳代謝,緩解末梢血液循環差的情況,有助於減緩手腳冰冷,可多作慢跑、跳繩等帶氧運動。但切不可運動過度,因為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汗出過多,有可能會把陽氣發洩過度,得不償失。

 

 (iStock圖片)

 

浸腳配合穴位按摩助改善

 

  浸腳是緩解手腳冰冷一個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促進末梢血液循環,驅散寒意。 每晚可以讓水浸過腳踝,放幾片薑,在40度左右的薑熱水中浸泡20分鐘。穴位按摩是非常簡單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每天抽出一定時間按按穴位就能暖身。可以選取陽池穴及太溪穴,每穴按壓100次,每天2至3次。

 

王慧慈中醫師畢業於南加州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香港大學,結合西醫的生理病理學與中醫的理論,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資訊與專屬的治療方案。擅長婦科、皮膚病與痛症治療。(圖片由作者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