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兒童頸痛未必是「瞓捩頸」!可能是脊骨脫位!7成患者延醫或誤診,專家話嚴重可致命!

兒童頸痛未必是「瞓捩頸」!可能是脊骨脫位!7成患者延醫或誤診,專家話嚴重可致命!

健康解「迷」

  一般人睡醒如頸痛,多認為屬急性落枕「瞓捩頸」,但專家指兒童患者或屬脊骨脫位,稱為寰樞椎旋轉脫位(AARD),臨床上有7成人延誤或錯誤治療致惡化,嚴重可致命,籲家長及醫護提高警覺,如有懷疑應及早向專科醫生求診。

 

  AARD症狀疑似「瞓捩頸」(見表),四分一患者原因未明,成因另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曾接受頭頸外科治療、或輕微創傷等,7成患者為12歲以下兒童,每年公院約有10多名病人,其頸部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間異常旋轉脫位,若延遲診治或用外力錯誤矯正,會令頸椎及枕骨關節連帶脫位,惡化成枕骨寰樞椎旋轉脫位(OAARD),有機會引起致命的神經損傷。

 

 

7成人延誤或錯誤治療 恐致命

 

  蕭太的女兒Natalie現年13歲,2018年10月感頸痛及頭部歪向一邊,家庭醫生未發現問題,轉到私院檢查確診,治療後2至3個月復發,需接受頸椎融合手術根治,惟仍需避免撞擊式運動。另一名患者家長張太憶述,其10歲女兒半年前睡醒頸痛,其後頭歪向一邊,再後期甚至未能轉頭、或整個身體轉向,歷經跌打及脊醫治療,5個月後才輾轉確診及治療。

 

張文智籲家長提高警覺,團隊將治療經驗撰寫報告,已刊登於學術期刊,解釋病症特徵助醫學界了解。

 

  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指,及早確診可免患者頸骨出現結構性變化,安排非侵入性治療,但瑪麗醫院及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2019至2021年間收治的10名AARD患者中,有7人因延誤診治或曾接受不當手法治療,致情況惡化成OAARD。

 

  他強調,「瞓捩頸」並非一定要入院,但AARD延誤治療或後果嚴重,提醒家長及前綫醫護提高警覺,若有懷疑應盡快向骨科專科醫生求助。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