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內地呼吸道疾病蔓延!政府新指引:9大情況應佩戴口罩!本港肺炎支原體個案增加,遇哪些病徵需求醫?

內地呼吸道疾病蔓延!政府新指引:9大情況應佩戴口罩!本港肺炎支原體個案增加,遇哪些病徵需求醫?

健康解「迷」

  呼吸道疾病近期肆虐內地,國家疾控局日前發布佩戴口罩新指引,明確指出9大情況應該或建議佩戴口罩,當中包括建議民眾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及進入超市、影劇院等場所期間重新佩戴口罩。至於香港方面,本港肺炎支原體感染入院個案近期增加,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呼籲市民在人多擠迫環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內戴口罩。

 

建議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重新佩戴口罩

 

  國家疾病控制局昨日(10日)發布新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指引明確指出以下5類情形或場景「應該」佩戴口罩:

 

  • 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
  • 出現發燒、咳嗽、流涕、咽痛、肌肉痠痛、乏力等呼吸道傳染病徵狀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
  • 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陪診、陪護、探視時;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托幼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托幼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的醫護、餐飲、保潔、保安等公共服務人員工作期間。


  指引又指出以下4種情況或場景「建議」佩戴口罩: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乘坐飛機、火車、長途車、輪船、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進入超市、電影院、劇院、客運場站、升降機等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時;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孕婦等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
  • 與出現呼吸道傳染病癥狀者共同學習、生活或工作期間。

 

  不過,指引亦「建議」以下3種情況或場景,可以不佩戴口罩:

  • 進行體育鍛煉時;
  • 處於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時;
  • 3歲及以下嬰幼兒。

 

  此外,指引亦建議患者或有症狀者,佩戴N95或KN95等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個人也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及需求自主選擇是否佩戴口罩;心肺功能障礙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佩戴口罩。指引提到,目前內地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本港個案主要為40歲以下

 

  至於香港方面,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前日(9日)在電台受訪時指,本港8月錄得約50宗肺炎支原體感染入院個案,至11月更增至170宗,大部分患者出現上呼吸道病徵,包括發高燒、喉嚨痛等,其中約有5至10%患者併發肺炎,而患者普遍為40歲以下,部份有免疫問題或高風險人士有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影響腎功能及溶血性貧血等。

 

肺炎支原體VS傷風感冒6大Q&A

1.與傷風感冒、流感有何分別?

  一般傷風、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或腸病毒是由病毒引起,只會影響上呼吸道。

  肺炎支原體的病原體是細菌,細菌會在細胞生存,可造成肺炎和影響上、下呼吸道,甚至影響其他器官例如心臟。

 

2.與流感病徵一樣嗎?

  流感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

  肺炎支原體除上述病徵外,也有機會出現氣促、皮疹和耳朵感染等,並有5%至10%患者會患上非典型肺炎。

 

3.與流感潛伏期有何分別?

  流感潛伏期一般約為1至4天。

  肺炎未原體潛伏期較長,介乎1至4周,通常為3周。

 

4.兩者在診斷和治療上有何分別?

  林緯遜指肺炎支原體相對上較難診斷,需用專用較昂貴的核酸檢測劑測試,而一般常用的抗生素,例如巨環內酯(macrolides)均對肺炎支原體無效,往往會令診斷延誤和較難對症下藥。

 

5.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肺炎支原體?

  如北上旅遊,如回港後出現傷風感冒症狀,且持續2至3天仍未消退,同時皮膚或其他器官又出現異樣,便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體,而非一般感冒,應盡快求醫。

 

6.北上旅遊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

  預防感染肺炎支原體,與預防一般傳染病如新冠肺炎一樣,應時刻保持個人衞生,在人多地方佩戴口罩、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包括在觸摸口、鼻或眼前、進食前、如廁後、觸摸公共設施後洗手。

資料來源: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衞生署

 

  對於有內地有感染肺炎支原體個案,同時出現塑膠化支氣管炎,許樹昌表示,有關情況並非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獨有,當患者出現嚴重呼吸道發炎、哮喘等都會出現,痰液會邊得較黏稠,如倒模般塞住氣道,籲家長不用過於擔心,抗生素有助治療。

 

  他提到,本港2016年及2019年亦曾出現大量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相信現時升勢或會維持一段時間。他呼籲市民在人多擠迫環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內戴口罩,並保持手部清潔。

 

  許樹昌也提到,醫院兒科病房患者近期普遍因感染鼻病毒、腸病毒、副流感及腺病毒入院,當中鼻病毒的患者佔最多,不少出現氣喘,似乎病毒會影響氣管及支氣管。他提醒,感染鼻病毒後發燒,通常數日就會退燒,若出現持續發高燒、氣喘等,就應留意有否出現肺炎跡象,要盡快求醫。

 

  至於新冠病毒,他稱目前處於低位,入院人數不多,惟相信天氣轉涼後,數字可能上升,尤其上一波疫情高峰已是逾半年前。港府上月公布,新一代XBB變異株mRNA疫苗已運送抵港,將優先提供予較高風險人士接種,許樹昌透露,相信政府下星期會公布接種安排細節。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