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食麵包皮膚痕癢?中醫:脾虛有濕!時令「粟米栗子花生茨實瘦肉湯」,幫助健脾去濕

食麵包皮膚痕癢?中醫:脾虛有濕!時令「粟米栗子花生茨實瘦肉湯」,幫助健脾去濕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皮膚有點癢,吃了一星期的藥本來好多了,豈料吃了麵包,皮膚又再癢。」Vincy說。

 

  「要解決癢,首先要知道為甚麼我們會癢。氣血運行暢通無阻,我們就不癢不痛,當氣血不通,欲行又止,行一會又停一會,這就會痕癢。若氣血擁塞不通,阻塞較多,不通則痛。」我說。

 

  「那和吃麵包有甚麼關係?」Vincy問。

 

  「濕疹常見原因為脾虛有濕。一般能在坊間購買的麵包,都是以黑麥、小麥等作為基本原料。小麥是北方主食,南方吃的是米為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香港位於南方,天氣炎熱潮濕,若脾胃不好,容易致濕。再加上麵包很多時也加了牛奶,牛奶易增濕。製作麵包時若加入人工酵母,又容易造成胃酸分泌過多,簡單來說就是傷脾胃。脾虛加重了,濕又加重了,濕疹怎會不受影響呢?」我說。

 

  「哎呀,那我不能再吃麵包了?」Vincy問。

 

  「若吃了某種食物,病情加重了,當然暫時不要吃。當脾胃改善了,能消化,那時可適量吃一點,放心。現在注意清淡飲食。天氣潮濕,食物要選健脾去濕的。粟米是夏天常見食料之一。粟米性涼,味甘鹹;入腎、脾、胃經;有健脾和胃、補虛損、除煩止渴、通利小便的功用。夏天不少人吃喝生冷,腹痛腹瀉也是常見,若大便溏可加茨實。茨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加強脾胃功能可以選擇兩對好拍檔︰栗子和花生、陳皮和生薑。

 

  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潤肺,和胃,止血。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能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栗子和花生健脾養胃為主。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歸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能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陳皮和生薑則主要溫中化痰。

 

  這些材料可煲成時令湯水,現在驟雨連連十分適合。」我說。

 

  「我能飲嗎?」Vincy問。

 

  「當然可以。還要多做運動,散散步,出點汗,讓體內寒氣和濕氣排掉。同時早點休息,養好脾胃,濕疹才會痊癒。」我說。

 

  「我會乖乖聽話,小心飲食了。」Vincy說。

 

下頁即睇粟米栗子花生茨實瘦肉湯點煲?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