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火鍋飲凍嘢,胸口不適兼無大便?濕滯表現!「猴頭菇無花果素湯」健脾去濕兼潤燥

火鍋飲凍嘢,胸口不適兼無大便?濕滯表現!「猴頭菇無花果素湯」健脾去濕兼潤燥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昨天和家人吃火鍋後,現在胸口不舒服,又沒大便,十分難受呢。」Rachel說。

 

  「也喝了冷飲吧?」我問。

 

  「很難免呢。」Rachel說。

 

  「真是濕滯了。」我說。

 

  「現在天氣不是乾燥嗎?為何也會濕呢?」Rachel不解道。

 

  「現在是秋天,天氣乾燥,我們皮膚也感到乾,口也乾。如果我們能從水穀精微化成津液,則可滋潤我們肌膚,也能解渴。首要條件是脾胃功能好,能運化正常。

 

  秋天時大自然的能量往下收降,還未到底。每下一場雨,氣溫和濕度會再下一點。我們體內氣血也跟隨大自然,天人合一。脾胃位於身中央,氣血由上焦降下,壓迫脾胃中土。這時脾胃本來就不易運作。火鍋一般食物豐富,需要脾胃消化,加重脾胃負擔。再加上生冷飲食,胃陽不足,如何處理食物呢?不就是凍結了脾胃,不動了嗎?

 

  水液流動不暢為濕,停滯了就是滯。你現在感到胃脹,欲吐又不能,大便又不通,正正是濕滯了。」我說。

 

  「那怎麼辦?真的很辛苦。」Rachel說。

 

  「脾胃不能運作,影響津液生成,所以感到乾燥。濕滯和乾燥兩者沒衝突。明白了原因,就可對症下藥。

 

  除了服中藥,也可煲時令湯水,健脾去濕,又可潤燥。我建議猴頭菇無花果素湯。猴頭菇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益腎精之功效。無花果,性平,味甘,入肺、胃、大腸經,具有健脾、滋養、潤腸的功效。

 

  為了加強脾胃功能,可以加白朮和紅豆,健脾去濕。白朮性溫,味苦、甘,入脾、胃經,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紅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通乳汁和補血之功效。

 

  冬天不遠了,深秋是時候補補腎。可以加腰果,又可增加味道。腰果性平,味甘,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補腦養血、補腎、健脾、下逆氣、止久渴。

 

  這些材料一家大小也能喝。素湯又不會太油膩,容易消化和吸收。」我說。

 

  「謝謝你啊。」Rachel說。

 

  「吃飯要節制,七成飽就好了。如果吃多了,最好喝杯陳皮茶、普洱茶等消滯。還可是熱敷胃腹,以助脾胃運化。散步也助氣血運行。」我說。

 

下頁即睇「猴頭菇無花果素湯」點煲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